首页 / 历史军事 / 法兰西1794 / 章节正文阅读

第481章 十六字战术方针(2 / 3)

作品:《法兰西1794

赫什科对此心中已有了答案,汇报说:“将军公民,我怀疑这些匈牙利人是从德意志中南部战场撤下来的卡尔大公部。之前,我派出了几名侦察兵,偷偷跟踪了那三辆大车的踪迹,发现它们都被拖到距离乌尔姆30多公里外的一座奥军临时营地。”

霍斯听到后,微笑着从怀中掏出一份一小时前收到的电报,交给了赫什科少校,示意对方先看完再说。

这份电报来自位于法兰克福的法军统帅部,贝尔蒂埃参谋长告之山地旅的指挥官,卡尔大公残部约万目前已流窜到多瑙河南岸,大致位于乌尔姆与奥格斯堡之间。

“他们一定是去了博登湖东岸的布雷根茨,只有在那里才有充足的食物补给,保证近两万人顺利通过南阿尔卑斯山的蜿蜒崎岖峡谷。”对此,赫什科的语气十分肯定。

霍斯点了点头,“你的判断与参谋长意见相似。不过,山地旅的主要任务是守住乌尔姆城,以及保护多瑙河边的这一片造船基地。”

听到这里,赫什科心下一动,立刻主动请缨,说:“将军,给我800人,我或许可以让奥地利人在进入阿尔卑斯山之前吃点亏。”

一见激将奏效,霍斯随即说道:“好,我会给你八百名步兵,外加两个中队的骑兵做侧翼支援!你知道我们山地旅的战术。”

“明白,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少校脱口而出的回应道。

这是两个月前,安德鲁统帅在乌尔姆视察的时候,亲自为山地旅拟定的一个“十六字战术方针”。简单来说,不要硬碰硬,而是要“忘记过往的战术规则”,实施搞偷袭,搞破坏的游击战术。

最后,霍斯补充了一句,他说:“很好,别吃亏了,记住,你和你的人绝不能进入奥地利的国境线,也就是说,所有的战斗必须止步于布雷根茨城外。”

出于政治与外交的考量,安德鲁与贝蒂埃尔已经严禁法军进入奥地利的核心领土作战。这意味着,当卡尔大公的残部进入南阿尔卑斯山地区之后,未来的主要战场将集中于北意大利地区。

黄昏时分,近两万士兵组成的密集纵队,从阿尔根河对岸的山坡顶下来,连绵不断的从石桥上走过,就好像圣灵升天节的那天,浩浩荡荡的宗教游行队列,尖尖的刺刀闪闪发光,宛如蜡烛的火焰,龙骑兵的耀眼头盔和骠骑兵那鲜艳斗篷交相辉映。从远处看,石桥之上好像覆盖了一层密密麻麻,五颜六色的蚂蚁。

此刻在数百米外的一片森林里,赫什科正默默注视着正在过河的奥地利军队。在他身后是八百名山地旅的步兵,以及分散两翼的150名轻骑兵。

事实上,这一支骑兵并不属于山地旅,而是隶属于勒费弗尔第六军的骑兵旅。这是骑兵们在乌尔姆一带进行拉练时,被霍斯将军临时借来的。

和以往一样,轻骑兵的作用并非与奥军正面交战,除了侦查外,只是监视步兵侧翼的安全,当步兵攻击不利时,实施反冲锋,掩护撤退;当步兵进攻得手时,追击敌军,继续扩大战果。

最初的时候,赫什科是想在阿尔根河实施阻击,但奥地利的步伐很快,居然在天黑之前抵达了河对岸。

不过这也没关系,20公里多外还有一条维比勒河横在奥地利人行军途中,等到奥军抵达河边时,将是夜里10点之后。而且,工兵们还给奥地利人准备了一个“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