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始皇帝的良苦用心!(2 / 2)

作品:《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

“官盐寓价于税,私盐没有税价,价格远低于私盐,这才有人铤而走险购买私盐。实在是人不吃盐不得活。”

始皇帝点了点头,示意赵泗继续说下去。

“大秦如今有晒盐之法,相比较于煮盐法,不管是成本还是产量都倍优之,现在熬煮私盐者,暂时并不知情。只要大秦官盐价格降下来,私盐就没有任何存活空间。

购买私盐和贩卖私盐同罪,官盐价格又远低于私盐,黎庶知道怎么选。”赵泗认真的说道。

赵泗有一个完美的出发点,不为黎庶,而为打击反动势力。

自古以来,私盐都屡禁不止,主要还是官盐寓价于税,价格天生就高于没有税的私盐。

盐又是生活必需品,价格又不便宜,才有了私盐生存的土壤。

赵泗给出的解释没有任何毛病。

首先晒盐法的技术不可能保密太久,参与人数太多了,想要刺探其中细节简单得很,尤其是盐池多位于沿海地区,天高皇帝远……

用不了多久,晒盐法就会被复制粘贴,大秦最多也就趁着技术优势敛财个三五年罢了。

其次,能够组织生产贩卖私盐的,其成分已经不必多说,必然是在大秦的打击范围之内,妥妥的六国余孽,反动势力。

既然技术无法保密,倒不如干脆凭借着技术优势和先发优势打一场价格战,直接摧毁对方的产业链。

如此,盐价降下来了,百姓得到了实惠。

私盐生产者和贩卖者卖不出去私盐,经济产业直接遭受重创,伤筋动骨。

可以说完全是双赢的局面。

“不错的想法……”始皇帝的手指在案几之上叩动,尔后玩味的看着赵泗上下打量。

“明日内朝,你随侍左右。”始皇帝笑了一下挥了挥手。

“继续看会稽的奏表吧。”说罢,始皇帝沉下了脑袋开始继续处理政务。

朝议分大朝议小朝会。

大朝议就是涉及文武百官以及各家各派的代表性人物,仪式大于内容。

至于小朝会就是正常的三公九卿以及三公九卿之下比较重要的属官每天例行向始皇帝汇总各部门情况,以及提出一些政治申请和建议。

大朝议一开往往就是一天,规矩十分森严,小朝会往往也就一个时辰不到,将汇总的情况用奏表提交以后,始皇帝询问一些事物,各级官员打打申请报告,基本上就结束了。

相当于大会和早会的区别。

赵泗是侍郎,他的官职是没有资格参与公司领导早会的。

没办法,赵泗职务不够明确不够重要,官职级别也不够……

不过有始皇帝特批,赵泗虽然是小透明,但是也可以旁听公司早会。

赵泗早就研究了这里的弯弯绕绕,闻言内心一惊,心中略显担忧始皇帝会不会让自己在朝会的时候发表意见跟李斯迟龚等大佬打擂台……

那可就麻烦大了……赵泗内心略显抓麻……

赵泗可不敢贸然炮轰法家的根基所在,他只不过一区区一千石之官罢了。

满心忐忑的赵泗强行按耐住自己的躁动不安的情绪,继续翻看往年会稽的奏表。

“哎……”

一天下来,赵泗依旧没有看出来什么。

直至日落黄昏,赵泗日常的陪伴始皇帝运动,用餐。

“陛下,臣告退!”赵泗躬身行礼,天色已经昏黄发暗。

看着赵泗离去的身影,始皇帝陷入了沉思。

始皇帝很肯定,赵泗说的话并不是他心中所想。

或者说,赵泗支持降盐价是真,所谓利用价格优势趁机打击私盐并不是赵泗的主要目的。

这,只不过是赵泗的借口。

他甚至能够感觉到赵泗的忐忑……

他也能够感觉到赵泗的欲言又止。

始皇帝不介意让赵泗大胆的说出来……

赵泗很不错,只是始皇帝能够感觉出来,相比较于同龄之人,赵泗少了几分锐气。

尽管在日常生活之中,赵泗表现的和同龄人无二,但是真到了特殊时刻,赵泗偏偏就差那么几分锐气。

赵泗用造纸术和印刷术为匠人请爵也好,今日提降盐价也罢。

说是少了几分锐气,实则透露着小家子气。

但是始皇帝偏偏又能够感觉到赵泗心中是有想法的。

长久的相处之下,始皇帝其实已经缓缓接受了赵泗,只是赵泗一直在按耐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这并不合始皇帝的意……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