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秦国的变化,陈平的改观。(2 / 4)

作品:《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

那就说明不是偶然现象,那就说明,以目前的耕种技术和条件,普天之下都能高产。

这……意义可就不一样了啊。

不过仔细一想,张苍又摇了摇头。

他为何放着好好的御史不做知法犯法?

为何甚至不让自己的师兄李斯帮自己求情就跑路?

说白了,他的御史是李斯举荐的,在一段时间的相处过后,张苍就发现了很多的问题。

诺大的帝国乱相频发,根源不在于别人,而正在于始皇帝。

倒也不能说始皇帝是个昏君,可是始皇帝的野心太大了,作为臣子,张苍自认为难以符合始皇帝的野心,甚至大秦也会因为始皇帝的野心而覆灭。

最要命的是,始皇帝看似兼听,能够保留不同的意见,能够容忍他人的批评,实际上,这是一个十分一意孤行的人。

张苍短暂的相处只觉得头上有一层厚重的阴影。

他好像看穿了你的一切想法和行为,这个君王,所谓的能够容忍不同的意见,本质上就是他已经决定好的事情拿出来再跟你们讨论一遍。

他甚至在讨论之前就知道群臣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和说辞,他也做好了所有的预案。

类似的事情很多,他手下的文武百官不像臣子,而像是被他驯服的兽。

这让张苍感受到了深深地不尊重和恐惧。

这样的人,一旦有所差错,是没有人能够阻止他的。

最要命的是,在张苍看来,秦国已经朝着亡国的路上一路狂奔了。

他无法面对举荐自己的师兄李斯,索性直接故意犯错不告而别。

秦国的忧患,又怎么在于粮食呢?

秦国的忧患在于那个君王的野心太大,大到大部分人看来都是无异于痴人说梦,始皇帝想做的是什么?张苍也说不明白,但是他能够意识到,他正在尝试着,把几百年的路,在十几年之内走完。

“秦国之患并非在此。”张苍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