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别让汽车厂有钱(1 / 2)

作品:《年代:开局退伍回家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一个还在依靠低级仿造的国家,甚至就算让它仿造,有些东西都仿造不出来,只能依赖进口的国家。现在却生产出了一款高性能的叉车。

液压升降,提升撑举力,助力转向,让重型车轻易拧转方向。减震器让叉车行驶在不平整的路面上也能平稳点行驶。

苏联不是没有叉车,甚至液压技术也用上了,但在测试过眼前的黄黑相间色的叉车后。不管是车辆的操作性还是升举力度和速度,感觉在同吨位的叉车里相比,有些比不过中国生产的这款叉车。

苏联这边倒不是有多稀罕这样一款叉车,因为他们国家的叉车最多同级的车身重量重点,叉举力上限差一些。但使用效果是一样的。

但苏联懂叉车的人,真是好奇眼前这两叉车的内部结构,想弄台回去拆了查看一下。

不过国内的外交人员也懂这样一点,这苏联老大哥的工业能力强,这叉车的技术含量其实不高,容易仿造。所以对苏联出口的话,基本是一杆子买卖,一台肯定不卖,要买的话起码得十台。

这就跟国内一样,一旦仿造成功了,就算产量提不上去,但进口价格就会掉。后世的中国,国外封锁什么,只要国内研发出来,基本上天价的东西,就会变成‘白菜价’。

几十亿的债务,买十台叉车回去不算什么。就算按照这边的定价,也不过是六十五万,而且目前测试性能的确好,订十台也不会是垃圾。最主要的是,这债务太多,逼也逼不出来,否则也不会选择只要食物的,现在也要矿石了。

见苏联这边的人愿意要十台,哪怕明白只是一次性买卖,国内的负责人也是高兴的。对于苏联来说,也就是%亿,跟债务比,连一个零头都算不上。但对于国内而言,几百块就可以买一吨好粮,这六十五万得拿上千吨粮食去抵债。

因此,义安轧钢厂这边立刻就收到了电话,让这边协助汽车制造厂,优先生产十辆叉车过来。

对于叉车的事情,陈主任是知道的,这汽车厂在生产出来几辆叉车后。因为叉车生产的慢,主要是车身的造型费工夫,所以汽车厂早就在轧钢厂订了二十辆叉车的原材料,而且这几天已经发货过去了。

本以为十辆叉车的任务对于汽车制造厂很简单,但打电话过去询问,才知道汽车厂根本就没急着生产叉车。因为叉车也是要变速器的,汽车厂的方块车上面不重视,拿不到变数器配额。

罗成那边要了二十台叉车材料过去,是因为感觉军工厂的人目前太闲了,让他们提前弄车身板子呢。

而罗成听到已经有十辆‘出口’订单了,也不在悠闲的葛优躺了。这抵债也算出口吧,罗成可不管你卖多少钱,他这边得要粮。十台车按照百分之四的自留金算,罗成说过出口叉车按照三万的价格算的,挡风玻璃和门什么的这边不管。

十台车就是三十万,百分之四就是一万二。

罗成就问轧钢厂,能不能给一万二千块的粮食。能给的话,他就算不能做到手搓核聚变,但变速器让那些工人手搓都得给你搓出来。

一万二千块,按照国内的粮价,能有三十七吨。让工人放开了吃~~好吧,在这时代还是不放开的好,否则还不够一千人使劲造一个月的。

就郑雪这样的才女,以前饭量不管,当乞丐后,挨过饿了。现在一天吃两斤米饭,感觉也能吃的下。而现在那些组装工,几十斤的部件搬来搬去的,体力也消耗大着呢。

陈主任听到汽车厂生产的叉车卡在变速器上面了,而现在叉车能出口,哪怕是抵债也是出口。要从汽一厂二厂啥的协调过来一些变速器轻而易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