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五 职工楼分配和食堂问题(1 / 2)

作品:《年代:开局退伍回家

职工楼,建设好了自然要分,可建的时候,是正式工没有房子的套数多。计划赶不上变化,现在是几百套房子根本不够分。

因为地皮不值钱,都是免费送的。罗成也为了建设速度,职工楼也都是三层的。顶面是平顶,在三楼的中间有一个楼梯可以到顶楼。算公共区域,天热的时候,晚上都可以搬一个竹床带几把扇子去平顶睡觉乘凉,也可以晒一些东西。

但一层就能安置二十户,一栋楼就六十户人。还有就是大户型职工楼,说是大户型,也就是多一个房间。结婚了的职工达到工厂分房的要求才可以申请。

还有就是干部楼,比大户型还多了一个客厅,一栋楼就只有四十五户。至于大院房,总共就建了十套,这房子要说分配资格,还真不好说,连副厂长目前的级别都不够资格。如果赵主任以军工厂的主任身份,勉强可以分一套。其他人,除非等工厂规模上去,成为万人大厂,那时候可能一个部门负责人都能有正处级别。分个两层带院子的楼房就不算什么了。不过那时候,罗成可能都有资格住三层楼的独立楼房了。

罗成把后勤部张主任留下了,商谈这职工楼分配的问题。这首先肯定得照顾外地技术职工,军工厂来的,还有叉车厂来的几十人。另外还要预留一二十套给即将要来的技术工程师,是从617厂来的,到时候会跟着齿轮生产设备一起过来。

这样一来,二百多套房子就没了,如果只是按照工人标准来分,还大部分分的是那种夫妻房。能从外地过来的,基本都是技术水平不错的工人,而要技术不错,哪怕是有天赋的人慢慢走流程,熬到五级以上技术工人的,基本就没有太年轻的。

所以罗成跟张主任商量的结果就是,五级以上的工人按照干部分房标准走。四级以下包含四级的,按照级别高低,优先分大户型职工房。如果不够分,就再考虑细致分法,比如工龄,在其他厂工作的工龄也可以计算在这里面。记录是很容易调到的。

另外就是单人职工房了,建设的不多,就干脆留下来,现在已经快三月了。再过两个月,虽然不是学校毕业的月份,可中专学校的话,学校就会提前给学生联系工作单位。这年头中专生是包分配的,高中生不包分配。不过高中生要是不挑剔,基本都能找到工作。

大学生的话,那一开始就是储备干部,刚参加工作就比普通正式工高一些,有三十四五块钱。一转正,最低都是五十多块的工资。而大学生是比较难招的,这年头的大学生,书呆子的少,算是真正有才学的人。

这单人职工房,罗成打算就留给二个月后,一些分配过来的学生了。大学生没转正之前也住单人房,转正后直接调到干部房。

考虑到过几天就三月了,而很多工厂在三月份都会举办技能考核。一些学徒工临时工,达到要求的,就可以申请技能考核了。也就是说,在月底会有不少人转正。就算有不少人来工厂没几个月,但有些有天赋学的快的人,要是考核内容不太难,成为正式工还是有些几率的。

当然,像罗成的妹妹弟弟那样,是农村户口的,就算去学技术,都没参加考核的机会。

继续大量建设职工楼吧,先还是建设三层楼房的。算是应急,等缓一缓,就开始建设五层楼的。到时候户型也改一改,现在的户型是传统职工式楼房,厨房是跟住的地方分开的,中间有过道。没客厅的干部楼,吃饭可能都得在过道上吃,很浪费空间面积。

虽然说批地很容易,不要钱,人家还感激你带动了城市建设。否则全部靠街道办安排住处,像义安这样的地方,很多工人连杂院都难分到。像罗成住的院子,真要分给其他工人,最少得分三户人。

等以后罗成就打算建设后世那样的小区房,一层楼梯四户,中间两套小户,两边大户。但一栋楼是有并排几个楼梯口的,全部建设成五层的。这样一来,别看因为高度多了两层,好像每层跟传统的职工楼一样,一层依然是十几二十户。

但是,每户其实是减少了过道空间,四户合用一个很小的走廊。厨房并不再分离了,这样一来,房屋使用面积大了,起码可以每户都装一个厕所,不用跟传统职工楼那样,上厕所其实还要到楼下建好的公共厕所去。住习惯的了的还好,那些客人来了,上一个厕所,不知道在哪里还要人带过去。

房子目前的分法也只能这样了,其实别说是照顾外地工人,就真好技术水平来分,也是军工厂那批人水平高。另外就是姜组长那伙人,而且过年的时候,他们回天户过年,一些同行听到这边的情况,项目根本做不完,待遇又好。这次又跟过来几个。而胡平老师也带了几个他看好的学生过来了,胡平这种有身份问题的人,还有学生肯跟过来的,那基本都是有专研精神,为学术奉献不怕被牵扯的人。

人家是大学生,在天户这样的大城市,都是能当干部的。这次跟过来,说实话,对于胡平的学生来说,是冒了风险的。

而正好,冰箱生产和空调生产,以后的升级改良就可以靠他们这一批人了。罗成当初承认过胡平老师的事情,自然都会做到,他家人都安排进厂。他带来的学生,让他们放手干,想搞什么项目就搞什么,不就是钱嘛。

等再缓一个月,自产柴油发动机出来,也就是其他车辆增加产量和升级的时候。当然了,新的厂房得赶紧建设。一些项目分离出去就分离,先叉车,后减震器和变速器之类的,都可以分离成为一个个分厂。

分离出去是早晚的事情,甚至光发动机这一个项目,要做大了,大量走出口了,都可以建设成为发动机一厂二厂啥的。更别说现在这样多项目集中在一个地方了。

说完建设和分房的事情,跟张主任在工作上的事情就聊的差不多了,而私人事情,就是罗成办席的那天,他可得参加。在汽车厂,不按职位算,罗成跟张主任关系就一直不错,以前还是修理厂的时候,张主任也没少照应罗成。

听到罗成的邀请,张主任笑着说,得带家人去参加,否则他到时候送的礼金都吃不回来。问罗成打算在什么地方办席,罗成告诉他,这年头上面政策是减少浪费铺张。这两年连地方上的领导接待标准都查的很严,饭店肯定是不去的。就到工厂的食堂包间办理就行了。

张主任虽然比罗成年龄大很多,但两人不以年龄论交,所以罗成也把自己的事情跟张主任说明了一下。在SH城那边,其实就办过席了,这次媳妇这边,也就她妈做代表参加宴席。所以真正来吃席的,都是罗成这边的亲戚,罗成觉得亲戚和家人,有两桌就可以了。工厂内部凑一桌,外部的话,像轧钢厂的,肉联厂和粮站还有家禽厂的一些人也关系可以,还有糕点厂的,别看人家厂小,但罗成可没少混人家糕点,虽然是花了粮食换的,可没关系谁跟你换呀。

另外就是地方上的关系了,说实话,罗成跟地方上一些领导并没有什么牵扯。但汽车厂在义安太受关注了,以罗成目前在义安的地位,不邀请一下,还真不行。

所以总共罗成打算办五桌席面,这已经算是尽量在控制了,要是在后世,普通人结婚办席,几十桌都很正常。而罗成这样的,在后世妥妥的国企大老总,在五星级酒店包个一两层都不过分。

食堂总共就三个包厢,地方单位的单独一个包厢。罗成这边亲人的,就弄两张大桌子放一个包厢。汽车厂的同事和企业一些熟人,也合在一个包厢,就这样也行了。

张主任听到罗成这样安排,也算是方方面面到位了,也就没啥提醒罗成的。他也不想在罗成办公室待着了,不是不愿意跟罗成聊天,是罗成今天这会议一开,他还得去自己的部门召开部门会议呢,这采购的人员又得忙的起飞了。

生产线要派很多人去采购处理,仓库也是后勤负责,等整理地盘。就算是招工方面,也有后勤的事情,工作服,工牌,啥不需要后勤安排。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工厂,后勤的一把手,其实能算工厂的三把手的原因。

当然了,这也是汽车厂现在还没有工厂书记,有工厂书记的话,后勤主任还得往后排一排。但工厂书记其实和厂长都是工厂一把手,这样算的话,后勤主任其实还是属于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