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府试求策,靖海七策(2 / 5)

作品:《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文昌帝君是负责文运的神仙,文昌星,职在司命、司禄,也就是考试之神。

作为延平府知府,方知府所求的不过是考场平安,这次府试不要闹出什么事端来就行了。

祭拜完成之后,方知府带领众人来到考棚,锁上了考院大门之后,礼房的吏员开始举着牌子,开始发放四书义的题目。

苏泽看着牌子,“女与回也孰愈”。

这个题目简单,看来方知府出题不像是白知县,这是一道四书中的原文,属于四平八稳的考题。

这是《论语。公冶长》中的原文。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问一以知十;赐也,问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但是再仔细揣摩,就算是四书中的原文,这道题目也不容易。

因为知道原文,并不能完全答好这道题。

这原文其实很简单,女就是汝,就是你的意思。

回,是孔子最喜欢也是最出众的弟子颜回。

这段话翻译就是,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谁更胜一筹?

子贡说他不如颜回,颜回能举一反十,而子贡只能举一反二。

孔子感慨说,伱确实不如颜回,我和你在学习能力上都不如颜回。

论语这段话,是体现孔子因材施教,善于诱导启发弟子。

可八股文,只能根据题目作答,如果将全文贴上去就得不到分了。

苏泽不由的感慨,命题作文难,要紧扣题目又要写出新意更难。

府试的难度就这么大了,自己如果没有系统,还真的卷不过这些大明卷王。

不过苏泽还是很快就有了解题思路。

还是从题目入手,“女与回也孰愈”。

子贡是孔子门下有名的弟子,是七十二贤之一。

而且孔子因材施教,能不知道自己门下弟子的成色?

孔子故意问子贡,就是为了让子贡反省自身。

苏泽提笔写道:

“以孰愈问贤者,欲其自省也。”

引出儒家推崇的自省,所谓“吾三日而自省”,从而开始谈儒家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