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徐渭(2 / 4)

作品:《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众人这才想起来,衢州还是孔子南宗所在。

这还是南宋靖康耻之后,金兵南下,赵构将时任衍圣公召到衢州,在衢州建立孔子家庙,这就是孔庙南宗。

蒙元建立之后,忽必烈让当时衢州孔家返回曲阜,但是时任南孔家主不愿意从命,就将孔子嫡脉的头衔让给留在曲阜的别宗,自此分出了南北两个孔庙。

大明建立之后,依然册封北宗为衍圣公,但是也承认衢州南孔的地位,衢州的南孔家庙和曲阜的孔庙规格是一样的,南孔虽然没有衍圣公的头衔,但是也能领祭孔庙,在整个南方读书人中地位超然。

众人本来就要去衢州书院,如今衢州有大典自然要去凑凑热闹,等到天亮之后众人催促船东赶路,继续向衢州城而去。

就在苏泽向衢州县城航行的时候,此时在衢州城外的衢州书院也是人声鼎沸。

整个浙江北部的读书人齐聚一堂,他们都是准备今年赶赴南北国子监入监的举人们。

之所以齐聚衢州,是因为衢州是孔庙南宗所在,众多士子要祭拜孔庙之后再北上。

每年这个时候,也都是衢州书院最为忙碌的时候,招待各地来的士子,举行讲学活动,还要孔庙祭拜的典礼都要筹备,忙的衢州书院的读书人不可开交。

衢州书院并不是官学,而是和延平书院一样是一座私人性质的书院。

不过衢州书院和延平书院不同的地方是,书院没有学堂,来这里的读书人几乎都是有功名在身的,大家来这里的目的不是学习八股参加科举,而是切磋交流学问的。

衢州书院曾经是心学重镇,王阳明就三次在这里讲学。

衢州书院并不设立山长一职,书院中有空着的精舍随便读书人住宿,还有当年王阳明讲学的旧址,供读书人切磋学问。

虽然衢州书院没有山长,但是此时众人围坐在四个读书人身边,等待他们分配工作。

这四人是浙江鼎鼎有名的读书人,他们是一个名叫“越中十子”的读书人结社的成员。

不过十人并没有到齐,这一次主持衢州书院的是十子中的徐渭、诸大绶、吕光升和陈鹤。

但越中十子并不都是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诸大绶都是举人,徐渭和吕光升则只是秀才,而是陈鹤是世袭锦衣卫百户,连个功名都没有。

在文风昌盛的浙江能称雄,在场的读书人都以他们为首,这是因为越中十子是王阳明心学的嫡传传人。

对于王阳明心学,朝廷的态度一开始也是禁的。

但是王阳明的地位在这里,直接禁止王阳明的学术也不可能,所以在嘉靖十七年的时候,时任礼部尚书严嵩,揣摩上意,反对自由讲学,借口书院耗财扰民又一次尽毁天下书院。

当时全天下的心学中心是绍兴府的稽山书院,王阳明的亲传弟子王畿在船上讲学,设立了流动课堂—鉴湖画舫。

而越中十子就是当时在鉴湖画舫学习王门经义的,也就是说他们是心学的嫡传。

浙江作为心学的大本营之一,越中十子的地位水涨船高,虽然如今十子中只有沈炼一人考中进士,如今出仕为官,但是他们的名头依然要比浙江其他读书人都要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