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谋划高丽(2 / 2)

作品:《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行了,汝速速带着那契纸回你高丽国,让伱高丽国王在之上盖上印玺。随后,本王才会将透明玻璃与寒冬种植蔬菜秘术交给尔等。”

朱棣缓缓摆摆手,便不想与高丽使臣多说。

“外臣遵令!”

李师厚连忙恭恭敬敬朝着朱棣行了一礼,便往外退去。

当天。

高丽使臣辞别了鸿胪寺少卿毕文熺,带着高丽船队,从大沽口出发,返回高丽国。

而鸿胪寺少卿毕文熺,则是亲自向朱棣告辞,回京师复旨而去!

于此同时。

几日后。

京师,皇宫,奉天殿内。

老朱听完这一段时日,朱棣在北平府的所作所为,眼中闪过一丝感慨。

“仅仅一个月,老四便空手赚了一百二十万两银子,恐怕老二老三他们一个个都要眼红了了!”

朱标轻笑道回道:“父皇英明,按照老二老三老五他们的性子,恐怕这会恨不得带着一众亲卫,前往北平府寻老四,抢上一半的银子。”

“不过,别说老二老三他们眼红了,儿臣在听到这么多的银子之后,也都有些眼红。”

“老四那败家子,还给那长史郭安分了一成,十万两银子。甚至,还给那些官吏、匠户、护卫们,也都分了十万两银子。

不过,老四没钻到钱眼子里去,咱就有些放心了!”

“父皇英明!”

朱标再次奉承一句,便说起此次最重要的事情,“老四竟然想打高丽国的主意,父皇可要儿臣写信,让老四消停一会?

儿臣担忧,高丽国会将老四惹怒,按照老四的性格,真敢带着燕山三卫攻入高丽国去……如此,必然会死很多人的。”

“无需担忧!”

老朱缓缓摇头,“咱当初也是不知如何去处理高丽、倭国这些藩国,这才愿与他们相安于无事,共享太平之福。

但是,高丽那反复无常,还喜欢贪便宜的小人,咱真是厌烦极了,要是老四能狠狠教训一顿那高丽小儿,也算是给咱出了口恶气。

至于会死人,战争哪有不死人的。

不过,老四也不会是那种鲁莽之人……”

“原来如此……”

朱标不由若有所思。

……

北平府。

距离开始售卖透明玻璃与寒冬种植蔬菜秘方,已经过去两个多月。

北平府的上庄村铁冶所旁,则是多了两座由一丈高的水泥墙壁围起了的巨大工坊。

通州张家湾码头,也扩建了十多倍,哪怕是同时放下上千艘大船,也都不显的拥挤。

而在码头周围,则是盖起一排排整齐的水泥房屋。

密密麻麻,就像是军营一般。

而且,这些水泥房屋坚不可摧,不管那些前来住宿闲逛的青壮与商贾们,如何用手锤,用脚蹬,都纹丝不动。

甚至,一些匕首、钢刀砍在上面,也仅仅只能留下一道白痕。

但是,要知道现在很多村子里的百姓们住的可都是一间间小土墙搭建起来的破房屋,破破烂烂,有时候大风都可将其刮倒。

而现在,北平府竟然出现这般坚固的房屋来?

一时之间,名声大震,引得所有路过的船商、商贾满心好奇。

还有些商贾专门跑来查看水泥房屋。

于是,张家湾码头的船越来越多,人也越来越多。

自然而然,张家湾码头的那些食铺、酒肆、澡堂子、客栈的生意越来越好。

“妙哉!”

站在一处高五层的食铺最高处,便可以将整个张家湾码头收入眼底。

朱棣满脸喜色道:“现如今,张家湾码头繁荣程度,已然输于海子码头。”

一旁,郭安回道,“张家湾码头能有如此盛况,全赖殿下鼎力支持。”

朱棣问道:“听说这十日内,张家湾码头的一众铺肆,便已经赚了上万两银子?”

“正是!”

郭安点头回道,“这些过往商贾们只要来了张家湾码头,便都忍不住想去住一下水泥房屋建造的客栈,又或者去泡上一泡热水澡,然后被那些搓澡师狠狠搓上一顿。”

“于是,时间一久,他们便不得不在码头上的食铺、酒肆内吃食。

而在下面那一排街道上,又有很多精致小玩意,很多商贾家中都有儿女,也有妻妾,看上一眼他们可能舍不得买。

但是,码头上还有一些稚童,妇人们在展示。

只要这些商贾路过几次,便再也不能忍住……

甚至,有些商贾脑子灵活些,直接大肆买上一堆,回到他们家乡,送给一些亲朋好友,又或是一些官员……

如此,殿下不要小看街上那些推着小木车售卖小玩意的小贩们。

他们一日赚的钱财,也不少……”

随着郭安一样一样的介绍,朱棣与朱复两人,都不由瞪大眼睛,满脸震撼。

“如此心黑的法子,真不知郭卿是如何想出来的!”

“殿下,微臣可没逼迫那些商贾们购买。可能是他们在我北平府内赚了不少银子,他们内心有愧,也想让我北平府的这些商贾小贩们,也赚点他们的银子!”

郭安轻笑道。

“此言有理!”

朱棣轻轻一笑,突然发现什么,神情一凝,指着一处问道。

“郭卿,朱卿,下面那个和尚可是道衍法师?”

……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