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激动的朱标(2 / 3)

作品:《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是,陛下!”

二虎连忙退出去。

很快,二虎便带着几个内侍,每个人都拎着一箩筐的稻穗,走进大殿。

老朱则是在细细看着朱棣书写的那份奏章。

又过了一会。

太子朱标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从殿外走了进来。

朱标有些疑惑的看了一眼,站立在一旁的朱亮,便向老朱见礼。

“儿臣见过父皇!”

“标儿快快免礼!”

老朱直接拿起手中那封奏疏,还有那五根稻穗,便从上面走了下来。

朱标则是有些茫然的看着老朱手中那封,貌似还散发着丝丝酸臭的信。

“父皇,这是?”

“老四派千户朱亮送来的信件,关乎天下万民的生计,标儿快看看!”

老朱像是献宝一般,将那信件递到朱标手中,然后便将手中的那五根稻穗温柔的摆放在殿侧的桌子上。

再摆了摆手,示意二虎将太平府、九江府献来的那些稻穗,都拿过去。

接着,老朱挑选出最大个的来,与北平府的稻穗摆放在一起。

二虎与一旁的几个内侍眼睛便直接瞪了起来。

北平府送来的稻穗,足足比太平府、九江府那些盛产水稻的稻穗要长了两寸,而且谷粒也大许多。

而另一旁。

朱标在接过那封信件,看上一眼之后,便直接神情凝重,找了个椅子认认真真的看了起来。

越看,脸上神情越是惊喜。

足足看了半晌,才缓缓放下手中信件,满脸激动的同时,又有些不敢置信的朝着老朱问道。

“父皇,老四说的这些可都是真的?”

不是朱标不信朱棣,而是能人工培育稻谷粮种,还可以将稻谷增产两成的事情,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朱标甚至将他从小到大,看的成千上万本书都给认真回忆了一遍,确定没有任何一个先贤提及过此种方法。

“标儿你自个过来看!”

老朱并未回答,只是招了招手,示意朱标过来。

朱标连忙快步走了过去。

等到看清老朱面前案桌上那几堆稻穗后,朱标眼孔一缩,死死盯着最上面,那明显大了一圈的五根稻穗,激动极了,浑身发颤。

那五根稻穗与另外几堆稻穗摆放在一块,就像是他朱标站在群臣中一般硕大,显眼至极。

“父皇,这五根稻穗便是老四所说的那良稻?”

“嗯!”

老朱缓缓点头,不过眼睛却仍是没有离开一眼。

朱标也盯着看了会,突然想起什么,连忙看向一旁那风尘仆仆的朱亮。

“你便是送稻穗的朱亮?”

“正是末将!”

朱亮连忙应道。

朱标满脸肃然的问道:“老四府上农场的那百亩良稻,你可见了?真是老四所言的那般,个头都是这般大?”

朱亮道:“回禀太子殿下,农场的那百亩良稻,都是长的这般大!”

“甚好!”

朱标缓缓点头,“此次你护送稻穗有功,该赏!”

说着,便朱标便看向老朱。

老朱微微点了点头,“朱亮乃是老四府上之将,可让老四给他升上一级,为千户。

至于咱,便赏你白银百两!”

朱亮大喜,“多谢陛下,多谢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