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第 51 章(捉虫)(2 / 5)

作品:《七十年代妇女主任

“赵主任,你就别来我家了,行吗?每次你一来,我全家都不得安生。”钱俊看赵柯像看“灾星”一样,求她,“我们家日子本来过得挺好的,你别来多管闲事儿,也别给我家找麻烦了,成吗?"

他们眼里,扫盲是没事儿找事儿,管人家修房子,是多管闲事儿。

赵柯当着妇女主任,不能表现出区别对待,既然他们这种态度,她也就意思意思,算是走访过了,不再多劝。

庄兰和苏丽梅气够呛,出门后还在数落钱家人,“反正咱们就是吃力不讨好。”

赵柯开解她们:“跟着我深呼吸,放轻松……不要暴躁………没事儿……问题不大……可以解决。”

庄兰和苏丽梅跟着她一起深呼吸,连续几次之后,才稍稍平复一点儿。

“你不生气吗?”庄兰看着她的眼神有些钦佩。

她当然不会承认,开解她们的同时她也在开解自己。

赵柯轻咳一声,一本正经地说:“不要总盯着不成功的地方,看看咱们动员成功的户数,我们还是很优秀的嘛。"

她们走访的一半人家,确定报名上扫盲班,另一半大多数也都受搪瓷盆儿搪瓷缸吸引,有些心活,等扫盲班开起来,人数肯定还会有所增加。

动员修房子稍差一些,统共增加了五家。

赵柯很知足,一直提醒自己要为成功高兴,不要为不成功的一部分焦虑。

而三人调整好心态,接下来走访,无论成不成,他们都尽可能将关注放在成功失败之外,发现些别的点。

br /

庄兰忍不住感慨:“虽然家长觉得这样是不听话不懂事不知道心疼人,但能这么勇敢地为自己争取,她真的很厉害。"

还比如保管员何东升家的养女何百灵,她今年十三岁,就像百灵鸟一样,跟赵小草是完全不同的女孩子,精致、漂亮、惹人喜欢.…

何百灵很喜欢唱歌跳舞,也大大方方地展示歌声,伴着歌声随意地舒展身躯。

四周的邻居会不由自主地探出头来听来看,隔壁何东升大哥何东强的婆娘站在栅栏后面看不惯:"招蜂引蝶,不正经!"

何百灵跳舞的动作顿住,歌声也没了,神情沮丧。

赵柯二话不说,举起手热烈地鼓掌。

庄兰和苏丽梅也都鼓起掌,还有对面莫家的两个小子,他们一起鼓励、赞美何百灵。那婆娘一看,白她们一眼,转身进屋。

赵柯鼓掌鼓得更大声。

何百灵才又笑起来,重新翩翩起舞。多美好啊。

可如果这个村子永远是封闭、守旧、落后的,无论她们多有个性,都注定开不出多种多样的花,最终还是嫁人,不断不断地生孩子,成为那婆娘一样的“泼辣娘们”之一。

还有男孩子们。

他们现在还那么纯粹,以后会不会也变成封闭、守旧、落后的一部分?

赵柯用了两天时间,走访遍村子所有的人家。

有人被她说动,有人不为所动,有人与她不合,故意与她唱反调。

赵柯不管其他人怎么想,将扫盲班开课的时间定在五天后,交代庄兰和苏丽梅准备扫盲课教案,就有条不紊地组织社员,分成几组,安排到几家去,同时开始修房子。

王英慧家供不起饭,赵柯就叫着赵枫和几个村里的小子去修。

朱建义那小子嘴巴不停地嘟囔,可赵柯的眼神一旦过来,他比谁干得都使劲儿,根本不敢被她逮到偷懒。

放眼整个村子,赵柯确实威望不够,但在他们这一辈儿年轻人里,“孩子王”不是白说的。有暴雨,光修房子,肯定是不够的……

赵柯站在王英慧家院子里,微微眯着眼看着房顶上的小子们,若有所思。

朱建义总觉得后背有刺,跨过屋脊,蹲到南坡面,对着赵枫抱怨:“我咋

看你姐那么吓人呢?咱俩换换边儿,你修那头。"

赵枫伸头看一眼赵柯,她的神情确实像在琢磨啥不好的事儿。

不过为了显示他的胆量,赵枫扔给他一句“看你那出息”,换到了北坡。赵柯想事情也没忘提醒:“你们小心点儿,别摔下来。”

赵枫立即答应:“保证注意安全。”

"姐!"

赵柯听到喊声,回身。

余三舅家的两个表弟余岭、余峻抬着一张桌子,站在她家院门口。都忘了,今天是傅知青的生日。赵柯走过去

余岭问:"姐,桌子做好了,你看看咋样?"赵柯扫了一眼,“挺好,顺便帮我搬过去吧。”

两个表弟就抬起桌子,跟着她往傅知青家走。

傅杭除了上工,其他时间一直在家,也注意到赵柯在对门儿。

今天早上,几乎全村人起来,一扬头,都能发现好几家屋顶上都站着人在忙活。傅杭也不例外。

但今天是他的生日。

傅杭知道这两天赵柯忙着走访,所以早上起来,看到整个村子都在热火朝天地干,就在想:他们本来也不熟,她这么忙,忘了他生日也很正常。

失落肯定会有,但并不难受。

甚至他看着这个村子在她的努力下,生机勃勃,胸口就发涨,似乎一直压抑的东西要破土而出。傅杭隐隐觉得,他好像没来错地方。

赵柯出现在他的院门前,冲傅杭一挥手,“傅知青。”然后招呼俩表弟把桌子搬进去。

傅杭大步走出来,看着那张桌子,问:“这是送给我的吗?”

赵柯点头,“临时知道你生日,又收了你的回礼,就托我表弟他们抓紧打了张桌子,抬进屋行吗?"

傅杭本来就想要她的礼物,实在说不出拒绝的话,就答了“行”。余家两个表弟任劳任怨地抬桌子进屋,还给摆在了窗下,调整了位置。

赵柯站在窗外瞧了一眼,屋里空荡荡的,就对傅杭说:“你要是缺个炕柜,可以让我三舅帮忙打,比在公社找人做便宜,别的村男女青年结婚,也到我们这儿来找我三舅打家具的,手艺没得说。"

傅杭乖巧地答应:“好。”

r /这么好说话的买家,赵柯又提醒他:“我送桌子不是想给我舅舅拉活,你要是不缺,不用勉强。"

傅杭道:"不勉强,我确实缺个柜子。"

他说完,直接对年纪比较大的余岭说:“可以给我做一个柜门能上锁的炕柜吗?”余岭看一眼赵柯,点点头,“得一个月左右。”

“可以。”

傅杭直接掏钱交定金。

余岭捏着钱,挠挠头,“那姐,没事儿我俩走了?”赵柯问他们:“你们最近有活吗?”

"就给我爹打打下手。"

赵柯要抓人干活,赶紧跟傅知青道了声别,要跟他们一起出去。

傅杭叫住赵柯,“有没有什么需要我……和林知青帮忙的地方,我们是下乡来帮助农民建设的,也想为大队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