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铺子帮忙(1 / 1)

作品:《琢玉师的种田生活

“其实也没什么,我方才在饭桌上听到阿娘说起,说起什么天赋,那是怎么一回事?”

李时浚看了李秋水一眼,这一眼中似乎是有些考量,似乎在犹豫自己该说不该说,可是最终,他叹口气。

“其实没什么好隐瞒的,只不过是一些伤心事罢了”

李秋水的直觉,此事应该与大房有关。

“别看我们家这副光景,可是原来,也不是什么泛泛无名之辈,我们的爷爷,当年甚至在京城也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

提起这些,李时浚面上很平静,仿佛没什么好激动的。激动的是李秋水,京城啊,天子脚下,她爷爷能在那个高手云集的地方创下一片天地,足以说明他的厉害,怎么就沦落到现在的这副凄凉样子了。

“二哥说的,可是当年被封为琢玉圣手的李云舟李前辈,竟然是秋水的爷爷?”

圣手?

李秋水的脑子里似乎有这个记忆,可是过于久远。以至于她分不清楚这记忆是自己的,还是原主李秋水的。

“正是,你是怎么知道的?”

李秋水和李时浚都将好奇的目光看向顾怀瑾,顾怀瑾微微一愣道,“我虽然记不清楚一些前尘往事,但是有些事情总会蹦出来,兴许是以前知道。”

对京城捉鱼家族的事知道的这么清楚,李时浚眼睛轻轻眯起,打这个时候起,他就开始怀疑这个小七不简单。

“爷爷竟然这么厉害,那为什么”

看着李秋水疑惑的神色,李时浚只有继续解释道,“都是些很久以前的事了,我只知道,似乎在一次竞选皇商的时候捅了篓子,迫不得已隐姓埋名,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

看来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对于她们这些年级尚小的晚辈来说。终究是个谜团。

而李秋水很快也就明白,爷爷之所以偏爱大房,不过是因为李厚土,也就是自己的爹实在是对琢玉的技术一窍不通,一副只会老实做活的愚笨样子,而大房又有一位天资不错的表哥。

老爷子自然心疼。

“秋水,你怎么了?”

顾怀瑾得表情有些不放心,李秋水回过神,轻轻一笑表示自己没事,又对着李时浚道。

“二哥明天跟我进城一趟。”

“进城?算了,地里的活还需要我帮着,再说,我并不像妹妹你这么有本事,进城又能做些什么呢。”

“谁说的!”

李秋水一把抓起李时浚的收,果然如她所料,李时浚的手上有浅浅的伤疤,是刻刀留下的。

“你这十指修长,身子又没有大哥三哥他们健壮,根本就不是干农活的料子,明天就跟我噗铺子离帮忙。”

去铺子里帮忙当然好了,可是

“小六,你才在点翠阁站稳脚,我不想让你为难,还是,还是算了。”

“你怎么这么啰嗦,明天只管放心的去,点翠阁的李师傅不会不答应的。”

见李秋水说的坚定,李时浚一时也不敢推脱,其实他是愿意去点翠阁帮忙的,毕竟他的心里,也事喜欢摸刻刀,雕琢那些料子,只是放心不下家里罢了。

第二天李秋水便带上了李时浚,梅氏和李厚土知道了非但没有反对,还十分的支持,嘱咐李秋水多对李师傅说些好话。

有李时浚陪着,这一次不用顾怀瑾如影随从的护送了,两人一路进了阵子,到了铺子里,才发现的今天的铺子很是热闹。

以往李师傅的铺子即便是开张了也没什么客人光顾,可是今日,铺子外面围满了看热闹的邻里和下单子做生意的人。

其中便有一位脸熟的面孔周掌柜,“这便是昨天在邱家的那位小师傅。”

“周掌柜安好。”

周掌柜对李秋水的手艺仰慕已久,客套了半晌在店里定下了一尊玉白菜,放在铺子里也是个生财的意思。

送走了周掌柜,李秋水转身就发现自己的二哥已经自觉的在铺子中帮忙招呼客人,欣慰一笑,李师傅趁机凑了上来。

“中午的时候我订了一桌酒菜,到时候你叫上你家哥哥一起”

“这怎么好意思,劳烦李师傅破费了。”

以往,都是李秋水自己从家里带了午饭来,李师傅却热情道,“说什么客气话,这些日子你辛苦了,是该好好请你一场,可不准不给面子不来啊。”

大概是因为昨天在邱家露脸的缘故,今天来的客人比以往一个月的都多,有的是慕名而来,每下什么单子,只在店里那些已经做好的成品中闲逛,有的是见识了昨天李秋水的手艺的,下了单子指定要什么。

总之忙活了一上午,等到晌午饭点的时候,客人都走了,李师傅在柜台后面拨弄算盘,随即,面上一喜,摆手招过来李秋水。

“丫头,光是今天一上午,咱们就是三两银子的进项,这还只算了定金,点翠阁,好久没这么热闹过了。”

点翠阁盈利,李秋水也高兴,唤来了一直在帮忙得二哥,介绍给老板。

“这是我家中的哥哥,他没什么技术,只求李师傅能赏口饭,跟着学着点,就感激不尽了。”

眼下正是用人的时候,有了知根知底的人,好过要出去再找,李师傅自然眉开眼笑得收下,面上一点为难得神色也没有。

丰乐楼里来人送了一桌酒席,是李师傅早就定下的,三人在后院得作坊里吃酒庆功,席间李师傅又是抓着李秋水一阵猛夸。

即便李时浚不知道之前发生了什么,倒是看着眼前的光景,也知道自己的妹妹在家里没有完全说实话。

不过他并无拆穿的意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已经将小六看做一个大人了,小六做什么,必然是心中有数。

下午的时候便清闲了很多,因为生意多了,李师傅驾了车子去石市上选购一些玉石,李时浚在铺子里看店,而李秋水则是安静的在小作坊里工作,如今再拿起刻刀,她有了上一次的经验,人变得沉稳很多,东西也越来越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