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家里真穷(1 / 1)

作品:《琢玉师的种田生活

还真是有些不和胃口。

这面条配上油炸香是香了,但是油腻腻的简直是长肉的神器啊。李秋水只是留着碗里的面条笑着道:“我不饿。”

梅氏嗔怪道:“这来来回回这么多路你能不饿,可不许不吃饭了!”

看着李秋水的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下来,梅氏有些心疼,想着自己女儿原来的小脸多好看,红扑扑胖乎乎的,现在都能看到下巴冒出来了。

“娘,我们进城的时候吃了早饭,刚吃了没多长时间,这会子真不饿。”

梅氏心领神会,以为自己的女婿给女儿买好吃的了,也不再逼着李秋水吃饭了,只是收拾碗筷的时候细心的将李秋水没有吃完的面条热在锅里,想着下午的时候,李秋水饿了再吃。

而吃完饭,大家休息了一会,就开始干活了。

李秋水蹲在一捆捆的粮食面前,侧着脑袋观察着这些刚收上来的谷子,李厚土看着自己闺女这种样子,有些好奇,“你在这琢磨啥呢。”

“爹,咱家今年收成咋样,能收上来多少啊。”

女儿以前是从来不关心这些的,这是不是说明女儿逐渐的懂事了?不过提起收成,李厚土的脸上有了喜色,“咱家今年长势不错,光是三亩水田就收上了九百多斤。”

李秋水的脸色却慢慢垮了下来,九百多斤是不少了,但是架不住他们人口多啊,这九百多斤也不是全部都能留下来的,还要交土地税,这平常的人家,还要留一些做种子。他们家一家九口人,每个人一年按最低的标准吃一百斤粮食,还不够吃呢。

听着李老爹的意思,今年的收成竟然还算是好的,真不敢想象往年他们是怎么过来的。

说话间李时淳和家里的男人们已经将粮食用板车装好,这碾砣是个大物件,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底下是超级大的一块碾盘,上面再配上一个沉甸甸的滚轮,脱壳的时候把晒干的稻谷放到碾盘上,推着碾砣在上面滚来滚去,稻谷就是这样脱壳的。

这物件都石头打造的,一套下来要不少钱呢,庄子里也不是家家都有的。一个村子里能有个一套就不错了。离李家没多远的卫家就有,她们家的婆子和梅氏交好,两人是小闺女的时候就喜欢凑在一起干活。

男人们推着车,梅氏跟着去找自己的老姐妹,家里实在没有什么好酬谢的,梅氏就从港里挖了一盆咸菜,好坏不能空手上门。

李秋水一个人在家也是憋闷,干脆跟着梅氏一起去,想着说不定还能帮帮忙。到了卫家,这家男人都出去忙秋收了,谷子堆满院子,卫伯母坐在门槛上纳鞋底,看到梅氏来了,眼睛都笑弯了。

“我掐着日子是你该来了,果然啊。”

笑呵呵的一番闲聊后,男人们开始干活,卫伯母和梅氏一起坐着聊天,李秋水则忙着给哥哥们倒茶擦汗。

“哥,我看着卫家院子里堆着的粮食,可是咱们家的两倍不止啊。”

递给李时淳水碗的时候,李秋水再也憋不住了。李时淳先是渴极了大口的喝水,再擦把汗道:“那是,卫家大伯是侍弄庄家的一把好手,你知道他们家多少亩地吗,五亩,每亩都能产个四百五十斤的。”

五亩地,每亩四百多斤李秋水算了算,这卫家一年竟然能收一千八百多斤粮食,他们家不过也就是五口人,就算顿顿吃白面,敞开了吃也够啊。

李秋水一下子就理解到了什么是贫富差距了。

“那差距也太大了吧,咱们家一亩才多少?”

李秋水没记错的话,他们家的水田三亩地,一共才产了九百多斤。李时淳用看傻子的目光看了一眼自己的妹妹,“咱们家地薄,有三百多斤的收成你就知足吧。”

是原来当初分家的时候,老两口不仅给的少,还全部都是不肥沃的地盘,李厚土不知道精心照料多久了,才调节成现在这样。

而这边危卫伯母看着院子里忙活的几个孩子,也是因为喜欢,所以才向着梅氏建议道:“我看你们家最小的都成亲了,你也该为你们家老大考虑考虑了,再这么单下去,村子里会说闲话的。”

李时淳这孩子像极了李厚土,身材魁梧,话少,对地里的东西十分有耐心,是个生下来就适合在地里刨食的。

提起这个梅氏也犯愁,“我怎么会没想到呢,我家的情况你也知道,哪家会愿意把姑娘嫁到我家来受苦呢。”

李家祖屋分下来的时候,尚且分了他们三亩薄田,他们能分给老大什么,就这些田,一人一亩还不够,大家都没成家,还能勉强裹住肚子。所以对于穷人家来说,生孩子,成家立业,都是一件恶性循环的事情。

越生越穷,越穷越生。

卫卫伯母也知道李家的不容易,跟着沉沉的叹了口气,怪谁呢,李家老大那里活多的干不完,老二却不够吃的,都是父母偏心惹的祸。

有几个大男人干活,这活做起来也快,眼看着要结束了,李秋水拉着顾怀瑾先回去了。

“你这么神神秘秘的是要去哪?”

顾怀瑾一脸好笑的看着李秋水,他这个妻子,最是古灵精怪不过,听李秋水道:“剩下的活简单,就算你不帮忙他们也轻松,我们得去给小鸡崽找些吃的。”

“去哪找?”

“去河边啊,现在是秋天,鱼也肥虫也肥,正是抓虫抓鱼的好时候。”

虫自然是给鸡崽吃的,鱼么就是就人吃的了。带上顾怀瑾这个打鱼的好手,他们从河边就没空手回来过,李秋水则蹲在河边,捡着湿润的土壤掘虫子,看着她认真的样子,似乎是真的决心将那些鸡崽养起来。

“好啊,你们来这玩也不知道喊着我。”

熟悉的声音传来,赶来的是五哥李时泓,家里的活干完了,他不怎么用脑子也知道消失的两个人去哪了。

“既然来了也别闲着,干活,今晚有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