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从李元芳开始 / 章节正文阅读

从李元芳开始 第七百五十章 河北百姓的救星——林教头!(2 / 3)

作品:《从李元芳开始

    而柴进的家世,终究是有丹书铁券的,这玩意不能真正保命,却也是一道中下层次的护身符,再加上柴氏的富裕与人脉,不会比卢俊义的低,应该在20点左右,所以李彦才会推测他家世最高。

    “结果这位柴大官人,最高的属性居然是运道……”

    “其实也有迹可循,除了上梁山的过程十足倒霉外,他其他遭遇的大事都是平安过关,一生也算是顺风顺水。”

    李彦轻叹一口气,皱起眉头。

    他如果想要开发出【密探谛听】的最大功效,运道属性就不能靠蒙,一门望气的法术必不可缺,看来接下来的修炼确实要侧重一二了。

    那边柴氏父子仍然在思考,韩锦孙到底是如何落草为寇的,那些贼匪接下来会对战局造成怎样的影响等等,回到屋内的李彦已经盘膝坐在榻上,缓缓闭上眼睛。

    道门的《太渊镇法》,佛门的斗战胜佛和旃檀功德佛观想法,还有对天地元力越来越深的理解和剖析,让他

    晋入深层次的修炼中。

    当再度睁开眼睛,外面已经传来公鸡打鸣的声音,李彦精神奕奕地起身出门,刚刚洗漱完毕,迎面就见柴进略带倦容地走过来:“林兄,昨日有关义勇军的事情……”

    李彦微笑:“柴大官人是一片好心,只是世道唯艰,不得不谨慎一二。”

    柴进心头一暖:“林兄所言极是,事不宜迟,我们用完膳后,就召集各乡议事?”

    李彦提议:“最好将大家召集,一起吃早餐。”

    柴进先是一怔,他以前和门客都是分开吃的,但仔细想想,又觉得这才是应当,赶忙道:“好!好!”

    很快,清池五村的保正和保丁们,都聚在宽大的后院中,摆上了三十几桌,三百多人一起坐下,倒也壮观。

    李彦注意到,在这群汉子里,史文恭甚至不是保正,而是一位保丁头领。

    保正除了武力,还要在村中有威望,能服众,保丁就是纯粹的民兵了,以这位的武艺,实在不得志。

    但仔细想想,如果原着里的卢俊义没有出众的相貌和家世,混得怕也是和史文恭差不多,空有一身本事,却只能卖于地方豪强,得一个教头之位。

    史文恭的胃口很好,大口吃着羊羹,满满的一大盆,对于贵人来说大早上的吃这个未免太腻,他却觉得正好,因为乡民都是一日两餐的,吃下去要顶一天饿,而他要打熬气力,习练武术,更是极容易饿的,能有柴家庄提供的早餐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正埋头吃着呢,就听到一道清晰的声音传入耳中:“相信诸位都听过澶渊之盟,也知道因为这个盟约,宋辽两国之间,百年没有开战了。”

    “而百年之前,辽国的太后和皇帝,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进入河北境内。”

    “他们第一个战略目标是定州,结果忌惮于驻扎其中的十万宋军,很快调转目标,攻向瀛州,瀛州就在沧州的西边。”

    “为了攻下瀛州城,辽国的太后和皇帝亲自擂鼓,鼓舞全军士气,主力更是集中于城下,日夜不停的攻打,还兵分多路,散在城外阻截援军。”

    “然而这样的攻势,在激战了十多天后,依旧未能下城,辽军只能灰熘熘地撤走。”

    “连连受挫后,辽军有意避开河北重镇,即使攻打洺州、攻打大名府,也都没有成效,只能一路南下,抵达澶渊,展开决战。”

    “后来发生什么,想必大家也都清楚了。”

    乡兵们有的听着,有的目露茫然,有的对付碗里的食物,但基本没什么回应。

    别说保丁了,就算是保正,都是基本没有文化的,与辽国签订的盟约,他们知道,百年的和平,他们也知道,但百年前两国开战的细节,他们不知道,也没有兴趣知道。

    那个时候宋军守城多么勇勐,让辽人二十万大军一路南下,没有拿下任何军事重镇,与乡人何干?

    说得直接些,他们根本不关心大宋与大辽如何如何,甚至不关心大名府和瀛州,他们只关心自己的乡里,只关心自己的亲人和田里的粮食。

    但接下来,那道声音所说的话,终于令乡兵勃然变色:“从整体的大局上,辽人倾尽全国之力发动的攻势,其实没得到什么收获,但他们对于河北境内的伤害,却是可怕的。”

    “辽军一路南下,长驱直入,粮草从哪里来?人吃马嚼,二十万大军啊,算上为士兵配备的家丁,实际人数肯定更多。”

    “辽人是在河北就地劫掠,屠杀无数,才供养了全军,持续了整场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