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从李元芳开始 / 章节正文阅读

从李元芳开始 第一千两百零三章 这就是大明天师的神通么?(2 / 5)

作品:《从李元芳开始

    赵文华轻咳一声,眼神左右飘忽,接着道:“陛下对于严氏父子已有厌恶之心,所顾虑的唯严氏党羽众多,所谓盛极而衰,这些官员想要继续存续,也该去一去‘严’了!”

    毛海峰奇道:“没有‘严’,还谈何严党?岂非树倒猢狲散?”

    赵文华心想跟这种粗胚说话真是累,微微挺了挺胸膛:“我会出面的!”

    毛海峰傻傻地看着他:“严党倒,赵党立?”

    赵文华彻底把话挑明:“若论派系内的资历,本官还是有几分薄面的,也有陛下信任,可稳定朝局。”

    毛海峰终于明白了,心中鄙夷,这不就是一头想要趁机上位的白眼狼么?

    不过他又不是道德君子,严党内部的龌龊与他何干,只是这件事确实大得很,迟疑着道:“我做不了主,还要请示义父!”

    赵文华沉声道:“没有太多时间给你们,朝局瞬息万变,若是你们犹豫,就会错失良机!”

    毛海峰道:“我会以最快速度回报,但准备倭寇定罪,都是要时间的……”

    赵文华有些不耐:“速速准备吧,另外……此事万万不可外泄!”

    毛海峰爽快地道:“请赵中丞放心,就算将此事揭露出去,除了害了你外,也捞不到其他好处,这样害人害己的事情,我们不干!”

    赵文华正是这个想法,满意地嗯了一声,摆了摆手:“去吧!”

    看着毛海峰厚实的背影消失,赵文华眼神里流露出兴奋之色,踱步片刻,来到房外唤来站得远远的下人:“将郑何两位客人带来。”

    不多时,两名官员出现在面前。

    一位叫郑泌昌,一位是何茂才。

    何茂才是苏州与赵文华结识的,那时陆炳突然失踪,苏州知府为了推诿责任,将何茂才丢出,一起进了五绝洞寻踪。

    不过何茂才由此倒是立了功,又结交了赵文华,被带回京师,这位同进士出身,又无背景的官员,终于成了刑部的京官。

    相比起何茂才一脸粗相,好似武将,郑泌昌文静白皙,颇具文人气度,乃是二甲进士出身,如今正是科道言官,都察院御史。

    这两位被赵文华引为心腹,更难得的是只对自己效忠,与严党瓜葛不深的心腹。

    何茂才大大咧咧,在刑部当职,比地方上前途远大,将来一旦争取到外放的机会,那就是主掌一方刑名,对于赵文华是很感激的,上来就拍胸脯道:“赵中丞有事,尽管吩咐,我们哥俩定帮你办妥!”

    郑泌昌则隐隐感受到朝堂上的风流涌动,没有把话说满:“赵中丞邀我们来此,不知所为何事?”

    赵文华轻轻叹息:“我收到举报文书,是有关两位严党要员勾结倭寇的……”

    何茂才微微变色,郑泌昌面无表情,然后就听这位继续道:“此事可能是诬告,但若有实证,我希望你们秉公处置,不要偏私!”

    何茂才怔住,这回换成郑泌昌脸色立变:“赵中丞……”

    对于朝廷命官,赵文华不可能像对海盗说得那般直接,但也不能含湖,因为他需要这两位官职虽然不高,位置却很重要的心腹配合:“如今朝中暗流涌动,我不得不为大局着想,两位秉公执法,助我一臂之力,如何?”

    何茂才首先应下:“好!”

    郑泌昌想着受过对方的恩惠,也点头应承:“是!”

    赵文华拱手一礼:“拜托了!”

    又具体商议了一些章程细节,两人带着紧张的心情想要退下,赵文华又突然看向何茂才:“你与李天师有旧,近来可有联络?”

    何茂才道:“谈不上交情,只是数面之缘罢了,我倒也想拜访,但天师不见外客,我的拜帖也石沉大海,只得作罢……”

    赵文华放心了些。

    他曾经还想将那位引为外援,但自从对方一年不到的时间,就把陶仲文拉下马,当上了道门魁首,主掌宗教事,他就立刻打消了念头。

    这样的人物,肯定不是自己能够拿捏的,还是敬而远之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