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从李元芳开始 / 章节正文阅读

从李元芳开始 第一千两百零八章 以后再也不要称职务了(2 / 4)

作品:《从李元芳开始

    得此荣宠者,大部分外放了封疆,少部分去了南京六部九卿任职,也有些则因眷宠已衰,被排挤出了核心,每年来的都有变换,可谓年年初一年年拜,你方拜罢我登场。

    而赵文华就是其一,哪怕他在严党内部,开始大权旁落,逐渐边缘化,但对外,他依旧是身居高位的朝廷重臣,让无数官员咬牙切齿,又心惊胆战的存在。

    因为相比起鄢懋卿的阴毒、罗龙文的谨慎,赵文华还喜欢抢夺他人功劳,此前也去过东南,就是去抢张经和李天宠的抗倭大功。

    如果要定一个私通倭寇罪名,赵文华无疑是更合适的人选,然后才是严党的其他人。

    现在却越过了他…

    毋须任何证

    据,严世蕃念头一动,就怀疑起了赵文华。

    严嵩原本没有往那方面想,但听了这一针见血的分析,就知道那位孝顺的义子,还真的有巨大的嫌疑,老眼中终于浮出了难得一见的伤感:「真是想不到的……都说人心似水,可水是往下流的,人心总是高了还想高啊!」

    欧阳氏则低声道:「老身不知朝堂政事,但元质常常入府,关系到家中安宁,在这个关头,只是怀疑的话,可别冤枉了人。」

    严嵩心里已经给赵文华判了死刑,无论是不是他,从严世蕃将怀疑的话说出口的那一刻,这个义子就留不得了,可欧阳氏既然这么说了,还是道:「找一找证据吧!」

    严世蕃毫不迟疑地道:「要寻证据不难,看看刑部牢内,那倭寇证人的下场便知。」

    「如果是李时珍、胡宗宪为之,那便是谋定而后动,早就算计好了的,倭寇肯定问不出什么,毋须担忧。」

    「倘若是赵文华,那就是仓促为之,那个倭寇证人身上必然有线索,怕是活不了,要杀之灭口的!」

    严嵩默默点头,在处理具体事务上,这个儿子总是让人放心。

    可恰恰是因为这些方面太让人放心,别的方面就让他揪心,尤其是接下来还涉及到具体职务。

    严嵩不想在这个时候说,却又不得不说:「你未经科举,即入仕途,工部侍郎的位置,是有些不合适的…」

    严世蕃眼角轻轻抽搐了几下,缓了缓道:「辞呈我会递交,只是我可以辞去工部侍郎之位,但严党不能吃这个亏!」

    严嵩凝眉:「你觉得哪些人可以动一动?」

    严世蕃显然是早就打好了腹稿,一口气说了十几个名字:「让鄢懋卿任刑部侍郎,罗龙文任通政司使,万寀任大理寺卿,路楷入御史台」

    严嵩默默听着,权衡着利害关系,片刻后竟点了点头:「好!很好!」博弈与妥协从来都是政治的一体两面,相辅相成,起起落落,严世蕃既然被打压下去了,那么严党的其他官员上位,也会在嘉靖的默许之中,毕竟国库空虚,还需要严党扒拉银子。

    ….

    严世蕃的选择也有考量,提拔的都是没有退路的,比如换成别的党派,肯定会放弃的鄢懋卿和罗龙文,但严党恰恰用这两头恶狗,保证指哪咬哪所以最后的名单,一个都不用改,严嵩是欣慰的,没有吝啬自己的夸奖:「这个家,还是要靠你撑着!」

    他年老力衰,就一个独子,严氏第三代又没有什么特别成器的,严党这艘大船,在具体执行层面,终究还是要由严世蕃来掌舵。

    当然,很多事情已经大不相同了。

    以前的小阁老,在台前威风八面,风光无限;

    此后的严世蕃,就只能藏于幕后,低调为之。

    所以严世蕃并无半分喜悦,极为冷淡地道:「我自己惹出的祸事,自要解决它……父亲,母亲,孩儿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