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港岛家族的诞生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82章 【白宫畅聊】(1 / 3)

作品:《港岛家族的诞生

回到香港停留一个礼拜后,林志超又开启了欧美之行。

他来到纽约时,随即便和马尔科姆·麦克莱恩进行了会面。

当初,有林志超的指点,让这位‘集装箱之父’赌赢了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要知道,当时的肯尼迪就好比是5%的获选几率,甚至是更低;所以马尔科姆·麦克莱恩在那个时候靠上去,很快获得了肯尼迪的信任,并成为很好的朋友。

“林,我会向肯尼迪总统建议接待你,所以这段时间请你留在纽约。”马尔科姆·麦克莱恩认真的说道。

林志超虽然被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的首脑接待过,但还没有见过美国的总统。毕竟,美国总统世界老大,想见一面还是有点困难。

当然,林志超的船队也一直是个迷,外面一直都在传是不到两百万吨,旧船占比一半。否则,展现林志超的真实实力的话,美国总统也会主动抽空接见。

船王为什么影响力大,这是因为世界90%的贸易,都得采取海运来运输。与此同时,自然就是造船业是很多国家的经济支柱。

“没问题,感谢马尔科姆·麦克莱恩先生的引荐!”林志超认真的说道。

他自然也想见识一下肯尼迪这位优秀的总统,听说很有魅力。他在竞选总统时,其外观长相、谈吐不俗,便是战胜尼克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美国的女人很多都是肯尼迪的‘脑残粉’。

马尔科姆·麦克莱恩神秘的说道:“林,我并没有忘记你的功劳,所以一开始我就和肯尼迪总统说,你很早就支持他,只是碍于身份的原因,不便加入他的竞选团队。他一直很感动,没想到你的祝福真的让他成功当选。”

他联络肯尼迪时,肯尼迪还没有宣布当选,因而他顺利加入18人的竞选团队,成为总统身边的密友;而竞选成功后,本来他也可以封官进爵的,但他选择了继续经商。但和总统的友谊却建立起来,这让他决定推动美国和欧洲的货柜船运输。

林志超受宠若惊的说道:“那真是我的荣幸!”

随后,两人交流了集装箱发展的意见,现在马尔科姆·麦克莱恩有总统作为好友,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集装箱运输背后的工会干扰;倘若横跨大西洋的‘欧美集装箱运输’获得成功,那么集装箱运输的优势,将立马被各国看在眼里,这就推动了集装箱的发展。

与此同时,届时再由林志超联合马尔科姆·麦克莱恩在香港葵涌,建立一个临时的货柜箱码头,供应美国支持越南的物资;这样一来,便是打通了美洲和亚洲的集装箱运输。

一步步推进,那么作为最早参与的环球航运,自然可以优先获得葵涌集装箱码头的招标。

香港政府若是发展集装箱码头,势必会成立一个委员会,然后前三个码头肯定是会带政治因素的;林志超作为华人,是比较吃亏的,所以必须拉拢盟友,先分一杯羹。

不需要表现出太大的侵略性,那样会引起英资、港英政府的反感,从而打草惊蛇;在林志超看来,香港葵涌货柜码头的大头,都是在八十年代招标的,他时间充足。更何况,九龙仓、和记是他的囊中之物,以后他根本不缺葵涌的货柜码头。

“对了,林,你对集装箱船有什么高见?”马尔科姆·麦克莱恩谦虚的请教道。

和林志超相处以来,他可是知道林志超的航运技术水平非常高。

林志超说道:“目前集装箱船都是改造的,并没有船厂专门建造。我个人觉得,美国的胜利轮比较适合改造,甲板大。”

胜利型货轮的甲板之所以大,是因为二战时需要在上面放坦克等军用装备。

马尔科姆·麦克莱恩点点头,说道:“胜利轮确实是比较好的改装类型,不过底部空心太大,容易不稳。所以,要增加底部的重心。”

林志超附和的说道:“不错,可以加强底部重力,来稳定重心。而且,胜利型都是四十年代初的船型,改装成本较低,非常的划算。而据我所知,美国的胜利型货轮还有不少二手的。”

马尔科姆·麦克莱恩眼前一亮,随即说道:“不错!对了,你需不需要,我可以替你找几艘?”

林志超笑道:“我这些年也攒了几艘,应该是够了。”

马尔科姆·麦克莱恩惊讶的说道:“莫非你在很久之前,便想过集装箱运输?”

林志超遗憾的说道:“我在1953年时,便想在香港、日本进行集装箱试验,但你知道的,那个时候我实力不足,影响力也不够。正因为如此,我在1954年撰写了那篇文章。”

马尔科姆·麦克莱恩笑着说道:“这么说来,‘集装箱之父’这个头衔,应该属于你。”

“哈哈,我这么年轻,怎么能担这个荣誉!”

“有道理,那还是我戴上吧!”

两人笑着调侃一番。

他们两人,此时更像一对为了理想结盟的密友,经常讨论集装箱的发展。

在等待被肯尼迪接见的日子,林志超也没有闲着,这天他来到环球航运的纽约分部,这里是仅次于香港总部的配置,副总裁鲍比·布莱尔就经常在这边办公。

其实,目前日本市场才是环球航运的最重要的,已经下水的8艘十万吨油轮,也足足有四艘租给了日本客户。而即将陆续下水的8艘十万吨油轮,上个月已经被林志超去敲定了三艘,被日本轮船、三光航运分别租赁。

剩下的五艘,自然是推销给欧美客户。目前,环球航运的欧美客户一共是三家——埃克森、德世古、蚬客。

“老板”

“嗯,鲍比副总裁,好久不见。”

鲍比带着几名管理层,在门口迎接林志超,随后大家一起考察了这家分部。大概有十几名职员,有专门的信息接收室。

“埃克森、德世古那边,有什么进展?”林志超询问道。

自从鲍比上任后,林志超便带着他,拜访过欧美三家客户,以后作为大家的联络人;林志超依旧会亲自参与大油轮的租赁事宜,但鲍比能帮助到他很多。

鲍比说道:“包括蚬客石油公司,三家客户都有意租赁,说我们打造的十万吨油船,以及海员素质等,目前都非常满意,愿意加强合作。美国还有一家‘无比石油’,也表示愿意合作一次,希望租赁一艘十万吨油船,租期三年。”

林志超说道:“还有五艘船,我在日本推销出去三艘,四家公司都争取合作;特别无比石油,今年合作一次,明年我们就能继续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