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第 22 章(1 / 2)

作品:《论如何在红楼里发家!致富!

晚间,酒醒了的贾瑞要去上厕所。

刚出屋,就见李则在院外练剑,走过去说道,“天晚了外面冷,兄长不早些休息。”

李则止步剑停,洗手后,摆酒坐院中,说道:“若不困,可愿与我小酌一杯。”

“好,兄长等会。”贾瑞说完后,便去上厕所。

回来后,坐下来与李则聊道,“适才看兄长舞剑颇为锋利,可是有事,可愿与我一说。”

“不过是一些家中琐事罢了,说出来也是败了兴致。”李则小酌一下。

贾瑞见李则不愿说,也不强求。谁家不是有本难念的经!

想起那冰糖葫芦,便笑道,“兄长,那些冰糖葫芦,可是……我买的?”

李则笑道,“你说呢?”

那就是我了!

又抱怨道,“兄长也不阻止我。”

李则睁眼说瞎话:“你喝醉了,死活要买。若拦着你不买。就在那里赖着不走,撒泼打滚。”

贾瑞听着惊得下巴都掉了,“没,没有吧?怎么可能?”

李则说道,“不信,你可去问问那摆摊的卖货郎。想必他们都还记得。”

贾瑞捂脸,哀嚎叫,“我的一世英明,这样子毁了。不行!这十天,不,这一个月都不能在进城。太丢脸了!”

李则心情愉悦的喝了口酒说道,“若还喝醉,这等事必有重复。”

贾瑞吃了口酒,说道,“这是酒品问题,难改。若我生在那清贫人家,恐会让我滴酒不沾,不然每每吃酒,便买一堆东西,真是败家。”

李则劝道,“天下之人,酒后百态皆有。我知一人,每每酒后,喜欢见人便送银钱,幸而他家境颇丰,尚有小厮跟着,就当是行善,这酒品也说改就能改的。既然知道了,只需多注意些便可。”

贾瑞说道,“兄长说的是。以后酒席能少喝酒就少点,银钱也不必多带……”

两人聊了会,天已很晚了,才各自回屋。

次日,贾瑞、赵津和赵廷三人前往城里拿证书。

三人中,赵廷排名十七名,比贾瑞两人年长,已考过一回,这次终于考上。

赵津排与贾瑞一样,都是第一次考。排名二十六,与贾瑞相差无几。

三人来到城里,在礼部的清吏司中,除了案首前三名,有专门的人去报喜。其余着都得自己来拿。

等了快一上午,三人才拿到了一张纸。

那到这张纸,三人便回到了村,各自归了家。

李嬷嬷早已备好了宴席,等贾瑞一归来。轩哥儿便将鞭炮放了起来。

贾瑞高高兴兴的将证书递给李则观看。

三人参观了遍,才把这张纸放好。

轩哥儿举起杯子,贺道,“轩儿祝瑞叔叔喜中秀才。”

贾瑞也举起酒杯,笑道,“同喜,同喜。”

除了贾瑞这个秀才郎在庆贺外。另两家的秀才也在庆贺。

尤其是赵津家,那更是开祠堂,告祖宗,咱家那吊儿郎当的儿子居然也考上了秀才,真是祖宗保佑呀!

第二天,贾瑞拿着身份证和秀才征书去了户部改身份。到那里一看,大把的人!有本人亲自来的,也有家人,小厮代办的。

等了半天才等到贾瑞,结果漏了三样东西,办不了。

□□的一看就知是第一次来,让他去看告示。

贾瑞看着一墙的告示,在最后面的角落里看到了。

除了要带身份证和秀才征,还要有宗族或你现住村的证明,证明你就是秀才本人不是冒充的。

除此之外,还要带到房产证与田产征,帮你从新改税收。

确定好了要带那些后,贾瑞出门直奔宁国府。

到了宁国府一问,珍大爷外出,小蓉大爷去了荣国府。贾瑞只好去珍大奶奶那里请安,等着这父子俩谁先回来。

正说着在考场那些事时,珍大爷便回来了。

珍大爷听了贾瑞的来意,吩咐管家去办,又鼓励一番后便走了。

贾瑞继续与大奶奶说着刚才的事,在宁国府待了大半天后,贾瑞才告辞。

出了宁国府,贾瑞直接回村里,请村长开好征明来。

等一切弄好后,都是黄昏了。城门都快关,那户部也已经下班了,贾瑞只好明儿接着弄。

折腾了两三日,总算是弄好了。

有了这张纸,贾瑞才算是真正的秀才,才算是从平民阶级越升为官宦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