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章(1 / 2)

作品:《论如何在红楼里发家!致富!

群鹿事件过后,那些大娘们都说是山神保佑,不然瑞哥儿早不上,晚不上,偏偏那鹿路过时,就上茅坑。不正给听着了吗?

李嬷嬷觉得很对,想着日后和灶神般,每日早起供支香来,也算是保平安。

可这山神庙在山顶,距离有点远,若随便立个香炉供奉也不好。就想着干脆立个小庙来,不过,小庙要在开春农忙前建好。

吃过晚饭,李嬷嬷与贾瑞、李则说道此事。

“建庙?”贾瑞惊道。

“不是大庙,就是这么高的小庙。不过方便每日供奉。”李嬷嬷比划了有一米左右的高度。

“我们年轻也不懂其中的规矩。嬷嬷可问问村长他们来,他们说没问题,咱们就建。兄长觉得呢?”贾瑞说道。

“行。”

贾瑞回房拿了十两银子出来,说道:“无论建大庙还是小庙,都是一件积阴德的好事,我上学,很多不能帮忙。就全靠嬷嬷来办了。”

轩哥儿也把自己的零花钱拿了出来,“也算我的。”

几个人总共凑齐了三十两,李嬷嬷拿着经费,开始建庙一事。

第二日早,李嬷嬷便寻问村长建庙一事。

村长说道,“建庙是好事,自然可以。你可先去拜主神庙告知他老人家,再回来请盂大爷建庙。”

“村长,那盂大爷家在那?”李嬷嬷说道。

“盂大爷住在下村,进村往左走,第二家便是。很好认。这十里八乡的庙都是他家做的,他家的香烛也很好。”村长说道。

“你这么忙,还唠叨了半日。真是麻烦了。”李嬷嬷谢道。

村长笑道。“这没什么,本就是该做的。”

“行,我便走了,改日有空叫上你家的一起来喝茶。”嬷嬷告辞了。

告别村长,李嬷嬷进了城,除了买些家用的。就是买祭拜用的,尤其是香烛,买了整整两大包。

买完了东西后,嬷嬷又特意去算了下日子与时辰。算出了这月的初五,初八,二六,还有下月的初六,初九,十二,都是好日子。

再下个月就是过年了,日子是好,但还是要赶在新年前住进去的好。

次日一早,这日也是初五,嬷嬷备好香烛,鸡鸭鱼,猪肉,还有苹果,枣子等水果。当然,还少不了最重要的酒。

李嬷嬷在前走,周五在后面扛着东西,两人爬了半个多时辰的山,来到了山顶。

山顶上的山神庙,由于没有其他房子,显得威严而阔气,尤其是站着往山下看时,更有种世间尽收眼底,万物如此渺小之感慨。

嬷嬷两人进入庙中,里面很是干净,没有什么蜘蛛网,香炉上那燃烧完的香烛也很多。供桌上的食物也很新鲜。说明还有人长来打扫拜祭。

周五拿祭品,李嬷嬷双手接过来,一件件的摆在供桌上。等祭品都上桌后,李嬷嬷三拜,向山神爷说明建庙一事。

说完后,嬷嬷又拜。再将香点燃。

看着香烟渺渺升起,没入苍穹,嬷嬷知道,山神爷同意了。

拜完了山神爷,嬷嬷将东西放好后,便直接往下村去,找盂大爷家。

嬷嬷依着村长所说来到下村,一看到那晒着的砖瓦,估计就是盂大爷家了。

嬷嬷敲门而道“请问是盂大爷家吗?”

“正是,请问大娘来此何事?”一男孩开门说道。

“我是上村的,听村长道盂大爷手艺甚好,便来此请盂大爷建庙。”嬷嬷说道。

“你且进来吧。”男孩说着便开门让嬷嬷进来。

李嬷嬷与周五两人进后,便看到院中摆着尚未干的泥像。一老人在全身心的做着手中的活计,嬷嬷也看到也未敢打扰。便在旁静声的观看老人如何将泥土捏成泥像。

待老人将泥像安置好后,嬷嬷方说道,“老人家,您好呀,我是上村的。想建一作小的山神庙,好每日供奉。听村长说道您,便想来寻您。”

“上村的?前年我还建了个山神庙,日子选在何时?”老人家爽朗的说道

嬷嬷说道,“初八,二六,还有下月的初六,初九,十二,都是好日子。”

老人家算了下,说道:“我先与你去看地形,回来便做准备。你且将所需之物备好,等到了日子就可动工。”

“如此,还请您开单,若方便可在您这处筹齐备,以免漏了东西,耽误时辰。也可免去来回奔波。”李嬷嬷说道。

“好,除去吃食,一概之物我都可与你备好,只需多一两的跑退费。”老人家说道。

“一共所需是几两?”李嬷嬷将一切先说明。

“建庙的料,泥像,还有香油。三者相加共十三两,加之其他的布料钱共十五两”老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