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章(1 / 2)

作品:《论如何在红楼里发家!致富!

却说第二日下午,杏儿他娘便带着女儿女婿来了。

李嬷嬷看着俩人老实本分的模样,手脚也麻利,说话也利索。不像那等好吃懒做之人,便初步同意了。

看完人后,李嬷嬷又从侧面询问他人,全面了解了杏儿他家。不会出现类似像赵家两兄弟的事情,才与瑞哥儿说。

贾瑞对嬷嬷看人的眼光很佩服。见嬷嬷都说可以,自然是没问题,便与杏儿家商议着合同。

最终杏儿俩夫妻签了五年的契约,与赵家两兄弟迅速交割,顺利包下了贾瑞的田地。

贾瑞全程跟踪,看着没问题后,才放心下来。

耕种一事算是解决了,而轩哥儿也快走了。

没过几日,书院的交换生们就走了,徐先生也一带着轩哥儿,学生们走了。加之有些学生毕业走了,新学生还没来,整个书院显得比往常安静些。

家里也是一下少了两个人,周五跟着轩哥儿一道走了。没了吵闹拌嘴,着实安静了不少。

回来的早的李则正喝着茶,感叹着……

还未惆怅两刻,回家的破小孩,就兴冲冲的推门而入,嘴里还喊道,“嬷嬷,今晚村口有演戏,去……,”

有他在,家里是安静不下来!

破小孩正喊着,就见李则回来了,兴致勃勃的邀请进来,“兄长今日回来的早,村口搭了戏台子,吃了饭可去看戏。”

李则调侃道,“我好像听那人说过,一听戏就想睡!怎的?还有那个戏班能入你耳!”

破小孩解释道,“那咿咿呀呀的我是听着想睡!这个戏班听说不一样。是打川蜀那边来的,听说能变脸、杂耍。与京中的戏大不一样。”

正说着嬷嬷出来了,破小孩便与嬷嬷说道,“嬷嬷,我们早点吃饭,吃完好去占位子。”

说完,又对李则说道,“去不去,我好先占到位子来。”

“去。”

吃完饭后,好一会,两人才出发。

吃撑了的破小孩,端着小板凳悠悠的与李则往村口走去,还一边说道,“幸好轩哥儿不在,不然嬷嬷做的醉鸭就被抢光了。真好吃,就是撑的慌。”

“他在,你也会吃撑……”

破小孩嬉笑道,“嘿嘿,知我者兄长也!也不知轩哥儿走到那了。”

李则回道,“若安行程,走水路应该过了沙县。走陆路,应该到了祁县。”

“轩哥儿们不是走陆路吗……”

两人一路闲聊着到了村口外。

到了村口边上,只见用木架搭的戏台子喜庆的立在那儿,上面搬东西,扯布帘,调锣鼓,拉琴弦,叮叮当当好忙碌。

台上忙碌台下闲。村里村外的人们吃了饭后,陆陆续续的走过来,孩子们是一马当先,成群结队的往这儿跑。

戏台下早已摆放着许多板凳,来早的大人们磕着瓜子闲聊天,小孩们高兴的四处乱窜。还伴随着时不时传来的叫卖声

贾瑞端着小板凳在边上放着,买了瓜子,只磕不吃。等到开戏后,才一边看一边吃。

“那孙悟空偷桃这场真是热闹……”

“那变脸也是绝了……”

众人一边讨论着台上演的戏,一边慢慢的散场。

这破小孩的思维与其他人不同,别人在讨论着台上的戏曲。破小孩却想着那中途打的广告

“他家的广告真是绝了,听他吹那些可比看老戏文还有趣,包治百病,长命百岁,不孕不育。没有他治不了的,多吃两粒就能立地成佛,飞升上仙……。”

破小孩还猜测道,“兄长你说,他那药丸该不是面粉做的吧!”

兄长表示,“今年面粉涨了十文钱。”

“卖羊头挂狗肉……”

李则突然问道,“你可当真决定了。”

贾瑞笑道,“就我肚中这点笔墨,再考下去可要枯了……”

“你尚且年轻,与其每日在这一亩三分地晃悠,何不去其他地走走……”

原来贾瑞想着自己也不能读一辈子的书,便想着明年毕业考试。

可毕业后,自己是继续科举向上走呢?还是守着一亩三分地当个土财主?

李则继续说道,“十月中旬便是我家老祖宗寿辰。可愿意一道去给老寿星拜寿。”

李则又道,“有些书院有挂课制度,可一年后再回书院。”

贾瑞说道,“休学?有什么要求吗?”

李则回道“像轩哥儿这样就是挂课。具体的,你且去问问你们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