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1 / 1)

作品:《论如何在红楼里发家!致富!

且说自夏金桂嫁入薛家后,婆婆是极好说话的,小姑子也是明理的,丈夫更温柔爱护。每日不用早起请安、端茶倒水的伺候,想干什么都随意,就跟在家做姑娘般。

夏金桂表示很满意。

可新婚不久,与薛蟠搭了一段日子,夏金桂便知自己丈夫是个霸道,骄奢,怜新弃旧,见一个爱一个的人。而且屋里又有香菱这一个才貌俱全的爱妾在。

现正两人在新鲜兴头上,凡事未免尽会让着,若日子长了,没个爱意,又没个孩子。若在添几个似香菱的妾室,我这薛大奶奶可就不知往那摆,得想个法子挟制住了,才是要紧的!

就这般,正巧有一日,薛蟠喝的醉醺醺的回来,对着金桂说要将依云阁的青衿赎回来做二房。

夏金桂听后,顿时怒气上头,家里的还没摆平,你还想着添个窑姐儿,顺势测测这家人的反应,表示坚决不答应,想都不用想!

薛蟠当时喝多了上了头,越让其不干,就越发要干。

吵到最后,薛蟠发了几句狠话,赌气走了。

金桂便哭得如醉人一般,茶汤不进,装起病来,请医疗治。

薛姨妈听说大夫来给媳妇看看,便来瞧瞧,夏金桂见了婆婆来,便红了眼,说道“昨儿大爷喝的醉醺醺的回来,媳妇只当他是与他人在外应酬喝酒,就忙着熬好醒酒汤来,随后,随后”,说着便哭了起来,

“怎么了?”薛姨妈忙问道。

夏金桂哽咽的说道“随后,大爷竟说要赎那窑里的姐儿,还要娶回来做二房。我便不同意。与大爷说理,说大爷要娶二房我自是没意见,但求爷为我想想,知道的人呢,都说大爷爱美人。不知道的呢,以为我这个新媳妇不好,新婚没多久便娶了二房。二则,便是娶二房也要是良家女子,那里出来的人,能有几个是好的,我是没办法喊这种人叫妹妹的。才说几句,大爷便说我是妒妇,要就娶那女人进门……”说后又哭了起来。

薛姨妈深知自己儿子的性子,听金桂这般哭述的道,便知是那孽子的错,忙说道“我的儿,你受委屈了,都是那下流胚子的错,妈知道你是好的,等那孽障回来定给你赔罪,快别哭了,哭多了伤身啊!”

这边安慰着金桂睡去后。忙唤人把薛蟠叫回来,等薛蟠回后,便狠狠骂了薛蟠一顿。说“人家凤凰似的好容易养了一个女儿。原看的你是个人物,才给你做媳妇。你不说收了心,安分守己,一心一计,和和气气的过日子。还是和从前这般,你若这样我怎么对的起亲家,索性舍下我这张老脸,去给亲家下跪赔礼,请求和离,免的日后亲家打上门来说欺负了她女儿。”一席话说的薛蟠后悔不迭。

回房后便软声和气的像媳妇道歉。金桂听后就是不理薛蟠。薛蟠没了主意,惟有自软而已。

好容易十天半月之后,才渐渐的哄转过金桂的心来。自此,便加一倍小心,气慨不免又矮了半截下来。

不说薛蟠这边的鸡飞狗跳。此时,贾瑞正看着轩哥儿来的信件。

说是在宜城发现了惠安王的古墓,内里可能有大量的文物,所以今年可能不会回了。

放下信件的贾瑞说着,“轩哥儿啥时改学考古了?”

“传说惠安王晚年捡到把上古神器—轩辕剑。”李则看着账本,随口回道。

贾瑞不可相信的说道,“真的假的?那可是传说中的上古神器。还能有捡?在那捡的?”

李则将这传奇故事娓娓道来,“传说有一年惠安王去打猎,晚上吃多了睡不着,便去消食散步。走到一处密林中,顿时金光大闪,往前去一看,竟是把宝剑。惠安王捡回去后,幕僚一看认出这就是传说中的轩辕剑。”

完全就是哄三岁小孩,不!三岁小孩都不信。

“二巷口的说书先生,讲的都比这个传奇。他们也信?”

“信不信,惠安王的墓都在那。到时候开棺一验,自然就知道了!”李则说道。

贾瑞表示,你说的对,我竟无法反驳!

“明日天气好,我们上山捡漏去?”

李则抛出三连问问,“文章看了?大字练了?作业写了?”

一个都没的娃,麻遛的滚回书房去!

终于安静下来!

小院是安静下来,可村口一家却热闹了起来。

一帮男女站在一户人家门前,中间的妇人破口大骂,“你个狼心狗肺的王八,我女儿十六岁就嫁进你李家。每日天不亮就操持家务,上山砍柴,下地干活,伺候公婆。没一日是宽松的。你家个个还在这吆五喝六,东弃西嫌的。”

门内对骂道,“那家不是这样过来的,就你女儿金贵!连个儿子都生不出!还有脸上我家门口闹……”

“屁!前年掉的哥儿不是你家的种?你儿子是个什么东西!游手好闲,吃酒赌博,连个正经营生都没!当初瞎了眼才……”

李嬷嬷走进人群,看着两家对骂,问边上的人道,“这是怎了?”

“我告诉你,今儿和离也得离,不离也得离!不然我们衙门见……”

旁边的为其解惑道,“那混账小子要娶窑姐,翠儿死活不同意,混账东西就说要休了她另娶,翠儿一气之下就回了娘家,没过两天就让人送来和离书来。结果他家又不同意,说只休不离。这不就闹起来了。”

“哟!我三娘可不是吓大的,来就来!还怕你不成……”

两伙人隔着个破板门,斗志昂扬,口若悬河,相互对骂的难解难分。

李嬷嬷估计他们还没那么快结束战斗,便先回家煮个饭、炒个菜来。

破小孩听到有这事,骨子里的传统德性—凑热闹,冒了出来。颠颠的去瞧瞧古代版的婚变。

瞧完热闹的破小孩,回来与李则,感叹道,“啧啧!咱们与那些人相比,简直是战五渣!两家人对骂,上至祖宗十八代,下至儿孙□□代。都给你骂个遍。就连那拐弯抹角的七大爷八大姑的事情,都能遛出来跟你讲一遍。简直就是活脱脱的家族大百科!比族谱还详细!”

末了总结道,彪悍的妇女惹不得,尤其是知道你十八代祖宗的妇女更是惹不得。

端着小板凳出来的嬷嬷,轻飘飘的表示,我知哥儿祖上是陪着先祖打天下的人。

贾瑞表示,虽说同一个老祖宗,但真与我家无关真不大。

破小孩转移话题的说道,“嬷嬷,你说那家能和离成功吗?”

“这还真不好说,听说那小子原也是勤快的,后来在外不知被那个人给带坏了,现在还和窑姐混上,更加的变本加利。”李嬷嬷说道。

李嬷嬷又道,“对了,李员外八十大寿,请了城里的龙庆班来献唱。说要大贺三天。”

贾瑞表示对此不感兴趣!

对与有些人说,凑热闹远比听催眠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