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1 / 1)

作品:《论如何在红楼里发家!致富!

两天过后,贾瑞才知原来那日的急报是西北蛮夷来犯,陛下已命南安王为镇守将军,统帅十万大军。奔赴西北御敌。

一时间,城里城外不知多少户人家在收拾行李,或去庙中烧香拜佛求平安符。

待大军走后,西北的消息慢慢的淹没在城中的日常索碎之中。

临近过年,家家户户开始晒东西,囤年货,搞卫生,走亲戚。

忙里忙外的很是热闹。

轩哥儿再过四五天就要回来了,李嬷嬷忙着晒被子,打扫卫生,希望轩哥回来时能舒舒服服的。

又一想到轩哥儿在外可能吃了上顿没下顿,便又是进城买肉买鱼,下乡买鸡买鸭。

将哥儿喜欢吃的东西都通通预备着。好让哥儿回来想吃什么就有什么。

就在李嬷嬷等着哥儿回来时,贾府这边,一家子正为二姑娘的婚事忙的不可开交。

周大娘到了凤姐房中交代了事情,出来后便见平儿在外坐着。周大与平儿说道,“姑娘,我才看奶奶气色虚着呢!这是怎的了?昨儿见还好好的,怎今早就这般了?”

平儿叹道,“自二姑娘定婚后,就一直在忙。前几日,宫里的夏太监看上了一所房子,正缺二百两银子,便派人来寻,说迟些归还。没的办法,奶奶便把自己的两个金项圈押了出去,换了四百两银子。”

“那可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周大娘说道。

平儿也是抱怨道,“可不是,越发要钱使,偏偏又是发月钱时,赵姨娘拿到月钱后,说是少了他月钱。太太知道了过来问,我们奶奶便回,自今年起,姨娘们身边的丫头份例减半,那少的一吊钱是两个丫头的份例。我们奶奶不过是接个手,怎么来怎么去,由不得奶奶做主。可偏偏他们说的好似奶奶扣了这般。”

“依我说。咱们家人多,事就多,内外之事一混,加之能管事的也没几个,才会这般……”

正聊着又有丫头来回事,周大娘便回去了。

转眼之间,二姑娘便要出阁了,府里上上下下皆是一片忙碌和喜庆,

姊妹们这几日是都在姑娘闺阁中陪着,老太太也是时常来看。

真到了迎娶这日,贾家是府门大开,内外一片喜气洋洋。

不多时,孙家的迎亲队便敲敲打打的来了。

吉时已到,贾琏便背着红了眼的姑娘上了花轿,后孙家叩拜后,便抬着花轿回了府。

迎春一边喜悦一边忐忑的听着喜庆的敲打声。

想到了老祖宗与众姊妹们临走时说的喜庆话。

还想到凤姐前日几说的,二妹妹你性子软,又不好话,在家中时能被欺负了,还能告诉我们。可过了门,便是他家的人了,日后遇到什么事儿,能忍的便忍,能让的便让。若真不能让的,不能忍的,便请人回与你二哥哥,我们给你做主,知道吗?这有五百两,未上单中,你放着做私房,莫要与他人知道了,便是你夫君也不可,知道吗?

“请新人轿”媒人响亮的声音,一下便把迎春从思绪里拉了回来,迎春慢慢的伸出了手,由着喜婆牵出了花轿,一步一步的走向了喜庆的孙家。

贾瑞在宴席中知道了,这孙家祖上与贾家一样,都是军官出身,他家老祖宗是贾家老祖宗的门生,算来也是世交。

不过多年过去,现在的孙家只有还一人在京,那就是二姑娘的夫婿,孙绍祖。现袭指挥之职。

此人身强体壮,魁梧健壮,还听说家资饶富,就要升官了,都称是难得的好亲事。

是呀,上无公婆伺候,中无妯娌难缠,下无孩子照料。进门就是官家太太,还无须生计奔波。能不好吗?

就在一片喜气恭维之中,贾瑞吃完了这顿宴席。

宴席出来后,贾瑞先到秋品居买了些糕点礼盒,依着模糊的记忆,穿过了几条巷子拐了弯便到了巷口。两边共有五六户人家。贾瑞好像记得表哥说的东面第二间。便上门轻敲,“请问是杨杰表哥家吗?”

“谁呀?”说着,一小女孩开了一门缝,往外瞧。便忙把开门,说道,“是大哥哥,好久都没看莺莺了。”

“我这不是来看莺儿了吗!表哥可在家中?”贾瑞笑道。

“爹爹不在家!”莺儿说道

“家中有谁在?”贾瑞说道

“表姐和弟弟在家,哥哥来与我玩。”莺儿说道。

“哥哥还有事儿,这便不进去了。下次来。这是买给莺儿吃的。快进去吧,”贾瑞笑道。

“哥哥……”莺儿道。

“快进屋吧,关好门,哥哥回去了。”贾瑞边说边催莺儿回去。

待莺儿关了门后,贾瑞便走了。这时表姐听到声响便出来,看到莺儿站在大门口,便喊道“莺儿,傻站在那干嘛,可是有人来了?”

“哥哥,是哥哥来了。”莺儿说道。

“哥哥?什么哥哥?,这是谁给你的?”表姐走前去看到一包东西便说道。

“是瑞哥哥,他有事先走了,说下次还在来陪莺儿玩的。”说完便跑进屋了。

“瑞哥哥?,这丫头!”表姐看着莺儿似疯小子般一下子就跑了没影了。打开门,左右望望却没看到有人,便关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