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大明:寒门辅臣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百七十六章 开后门,教拼音(2 / 2)

作品:《大明:寒门辅臣

“县太爷,草民赵午时。”

一个发福的中年人,笑呵呵地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两个十岁出头的男孩。

“哦,原来是赵员外。”

顾正臣知道此人,赵午时是句容大户,还是前朝的生员,早年间做过盐引买卖,积累了一些家产。

赵午时拱手:“县太爷,这句容学院端得是好去处,我这两个不孝子颇是顽劣,在家中仗着妇人撑腰,不好进学。若是县太爷高抬贵手,准他二人入学院接受调教,我也愿为这学院做点善事,捐赠个二百间学舍如何?”

顾正臣看了看赵午时身后的两个孩子,笑道:“赵员外家境殷实,为何不给孩子请私塾先生,反是送到句容学院之中?”

赵午时苦涩摇头:“私塾先生不敢管,何况那些先生只会四书五经,不懂其他。而句容学院之中授课颇多,想来先生们也甚是辛苦,为表敬重,赵家愿再购置一批桌椅送至学院之中。”

顾正臣满意地点了点头:“这两个孩子不错,我看可入学院。”

赵午时笑了。

顾正臣也笑了。

教谕刘桂、训导孙统看着顾正臣与赵午时,总有一种狼狈为奸的感觉……

顾正臣没办法,句容学院要给先生发工钱,要增加屋舍,购置桌椅,这都需要钱粮来支撑,句容县衙是有些积蓄,可这点积蓄又能够折腾多久,要学会开源。

对于顾正臣这种毫无底线的行为,刘桂等人很是鄙视,正人君子所不齿,但顾正臣却没啥压力,既然大户愿意出钱出物,给他们开下后门也没什么不可。

这是资本的胜利,也是顾正臣的无奈。

没办法,县衙穷……

句容学院正式教学的日子敲定在了二月二。

在一间教室内,顾正臣召集刘桂、杨永安、唐旬等所有先生,拿出粉笔写下句容学院四个字,然后画下一笔,写下山长、监院等字,然后看向众人:“句容学院,刘桂任山长,掌管学院内一切事务。孙统任监院,负责协助山长,掌人事、财物、纪律、考核……杨永安任斋长,掌管教育、学生事宜,分配课时,划分课区,协调教学安排,唐旬……”

重组管理架构,明晰职责,是必然之事。

顾正臣根据每个先生的特长安排,分给具体管理、教学事宜,然后笑了笑说:“诸位若无意见,那从今日开始,我便为你们的先生,教导拼音了。”

刘桂、杨永安等人期待不已。

顾正臣拿起黑板擦,擦去粉笔字,然后写下拼音字母,凝重地说:“拼音,是以一种特殊的符号来标注汉字,不同符号有对应的读音,你们要掌握拼音,首先需要记住每一个符号的写法,这个符号为读音为‘阿’……”

杨永安、唐旬等人教了一辈子书,从来没想过能如此便利,抬头便是黑板,可以将符号与文字看得清清楚楚。

只要上面的人写一遍,所有学生都可以看到,可以清楚到底是说的哪个字,哪句话,而不需要再挨个帮学生找出是哪一页哪一句话。

轻巧,便利!

这拼音虽读着古怪,可毕竟数量不多,学习起来并不甚困难。加上顾正臣举例说明,作标注旁解,更是让从未接触过拼音的先生感觉新奇。

无论是哪个字,顾正臣都可以轻易标注上读音,对于如此神奇的拼音之法,刘桂等人佩服不已。

顾正臣只教导了一个时辰便坐在了下面,丁理等先生登上讲台,一个个尝试着给文字标注,刘桂坐在顾正臣一旁,激动地说:“县尊,这一套拼音之法大妙,应献给朝廷,普传天下。”

“是啊,拼音一出,大明文教将更上一层楼。”

顾正臣感慨。

拼音早点送上去也好,省得老朱去找一批人搞一本《洪武正韵》,修修改改几十年都没搞定。有了拼音之后,再规范、推广官话也便利。

“老爷,朝廷急报。”

张培走入教室,低声禀告。

顾正臣微微点头,走出教室,至学院外,一军士翻身下马,递上一份文书:“顾镇抚,金陵急报,句容卫军士听凭靖海侯吴祯差遣,以平海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