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大宋续命人 / 章节正文阅读

大宋续命人 第七十三章 义商李伯年(2 / 2)

作品:《大宋续命人

    金国为了迷惑大宋君臣,不断派使者前往宋朝示好,暗地里却厉兵秣马,准备一举灭宋。

    李伯年不断向大宋示警,奈何当时的大宋君臣根本瞧不起刚刚从白山黑水间走出来的金人,认为他们野蛮、粗俗,人数又少,不可能在刚刚灭掉辽国后还有余力对抗大宋。

    事实给了大宋君臣一大耳光!

    金天会三年,在灭掉辽国八个月之后,十月,金军分两路南下,西路由左副元帅完颜宗翰率领,从西京攻打太原;东路由南京路都统完颜宗望率领,从南京攻打燕山府。

    两年后,即金天会五年,“靖康之变”发生,徽钦二帝被掳,这些在座之人都熟知,不用赘述。

    “靖康之变后,中原地区陷入战乱,我父不甘心只做一个收集情报的谍子,他利用自己擅长经商的天赋,为各地义军提供物资和援助,也帮他们训练情报人员。金占区的多支忠保义社首领都受过父亲的恩惠,甚至忠保义社这个名字都是父亲取的!”

    大宋将领岳飞在征战中崭露头角,在皇帝的支持下积极备战,他与金占区的义军联络,“好几次都是我父亲在其中牵线搭桥!”

    岳飞被大宋朝廷十二道金牌令箭召回,金占区的义军遭受重创,几乎全军覆没。

    “后来宋金议和,岳帅身死。父亲知道大势已去,他最终选择在东海县定居,一来东海县偏僻,便于隐藏身份;二来东海县有地利之变,父亲可以继续积攒钱财;三来,这些年金国起义不断,父亲仍然暗中资助义军,以削弱金国国力。”

    李秀膝行上前,死死保住范曾的双腿,将脸贴在他脚背上:“掌印大人,求您救救东海,救救东海的父老吧!这些年不但我父子多得东海县父老庇护,父亲资助义军也多得他们相助!那是东海县的父老拿身家性命在帮助我父子,帮助我大宋朝廷啊!

    东海虽然沦陷成金国的东海,可东海父老的心无时无刻不向着大宋,向着朝廷,向着皇帝!他们盼王师就像禾苗盼雨水。如今东海百姓孤注一掷,自蹈死地,是他们坚信陛下不会不管他们!大宋朝廷不会不管他们!求掌印向陛下和诸位相公陈情,发兵救东海,卑职给您磕头了!”

    李秀膝行着倒退几步,跪在地上咚咚地给范曾磕头,只一会儿的功夫,他额头上已是一片青紫。

    莫小雨也跟着师傅磕头,那少年说不出什么煽情的话,他只一个劲儿地恳求:“求老爷发发慈悲,救救我们东海吧!小兰花,鱼蛋、泥鳅,他们都还小,他们一定都不想死啊!”

    跟范曾到冰井务衙司的是谢大成,当初岳飞军与金占区的义军联络他是知晓的,尤其是义军的情报人员和组织都是他在负责,与李伯年也有过几面之缘,他没想到被义军称为“义商”“大善人”的李伯年竟是大宋的密谍。

    “义商”李伯年在金占区的义军当中名头极为响亮,他就像义军兄弟们的及时雨,哪里有困难,哪里就会出现他的身影,他努力经商,赚来的钱财都用于给义军兄弟购买粮食和武器,他常说:“粮食是根,武器是胆,有了根和胆,义军的队伍才有战斗力,才能打胜仗!”

    那时候的李伯年豪气中又带着几分儒雅,他常年穿梭在各地义军中间,也是战火中间。他给义军兄弟送去上万贯的物资从不眨眼,私底下他个人的衣食住行却极为简略,除了经商见客,他平常穿的都是粗布衣裳,有人笑话他,他笑而不答。

    有一回谢大成喝醉了酒,问他,他才说:“我多省下一文钱,可以多买一个馍馍,就能让一个义军兄弟多长一分力气,也是给大宋多保留一分力量!至于我自己,要是喜欢钱财,又何必这样自苦?”

    他拍着谢大成的肩膀:“兄弟,好好保护岳帅,我们这些活在沦陷区的人都指望着他,他是我们的希望!”

    谢大成转身与李秀跪在一处:“掌印,大成求掌印救救东海,救救东海百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