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灵浊平衡,世界的隐秘!「6065字」(2 / 2)

作品:《大家都是邪魔,怎么你浑身圣光?

命鹤门内,凡是修行了《妙道解数》,其实都是在修仚?

那他岂不是也同样修的是旧法,而非新法?成的是仚而不是仙?

想到这里,杨桉只觉一口气都差点背过去,连呼吸都是一滞。

仙是修长生,但仚却是短命种。

难怪世人皆知仙而不知仚,敢情修这个的都已经完犊子了。

命鹤老贼!引我入歧途,当真是害人不浅啊!

杨桉心中发出哀嚎,可想着想着却又突然一顿。

哦,不对!我有金手指啊,那没事了。

他被海殊老和尚的一番话震惊到了,这才意识到自己能净化,根本不需要承受任何的代价。

也就是说,他根本就不需要担心被浊侵蚀和污染,和别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但这也不由得让杨桉联想到了另一个问题。

他的金手指,是不是把体内失衡的浊,全都吞噬了,所以能够一直维持灵浊平衡,这才不必承受任何代价?

还是说,是让他体内的灵得到了壮大,以此来维持灵浊平衡?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重要也不重要,他既然拥有了这个特殊的能力,百利而无一害,用就完事了,根本不需要考虑那么多。

可若是不搞清楚的话,杨桉心里总觉得有点不踏实。

未知,就代表超出掌控,自然也会有一种不安全之感。

不过这个问题暂时没法得到解决,也没法依靠他人,只能等他将来达到更高的境界之后再去摸索。

以他现在的修为境界来说,还是太弱了。

“那么现在,元忌可曾明白,为何我等所修行的功法不能更换?”

讲完了这些话,海殊菩萨似乎还稍稍留给了杨桉一些思考和反应的时间,这才开口问道。

听到海殊老和尚的问题,杨桉思索了一下,当即答道:

“是因为一旦更换功法,肉身与灵魂所形成的容器就会失去控制,其中的浊就会爆发,灵浊也会立刻失去平衡?”

此话一出,杨桉的脑海之中却又突然冒出一个新的问题,关于自身的问题。

如果他的特殊能力是能够维持灵浊平衡,那么就算更换功法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才对,体内灵浊同样会始终维持平衡状态。

可为什么他此前的尝试,得到新的功法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反馈?

难道是因为他所修行的《妙道解数》是来自于地仚法碑的缘故?

知道的越多,心中的疑惑也就越多,但这些疑惑没办法立即得到解答,这才是最让人难受的,偏偏杨桉暂时还没什么办法。

太弱了,还是因为太弱了!

“然也!”

海殊菩萨笑着点了点头。

“元忌之悟性,不愧是真佛转世,真是我尚善之地的福缘。那元忌可知道,我为何要对你说这些?这些隐秘之事实际上本不该是你这个修为应该知道的。”

海殊菩萨再问。

对此其实杨桉也很意外,海殊竟然能告诉他如此之多关于这个世界的隐秘,这还是他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以来,第一次得到如此巨大的信息量。

这在此前,不管是命鹤,还是妙业和坊主,还有后来新拜的师傅專愚老人,都从未对他说过这些事。

而他此时在海殊的面前,不过是一个还处于假食境的小修士罢了,海殊却将如此重要的隐秘告知于他,虽然并非全部。

杨桉除了能想到自己佛子的身份以外,并不认为自己还有什么值得海殊这么一位菩萨看中的地方。

似乎是猜到了杨桉心中所想,海殊呵呵一笑。

“你是我大德寺的佛子,是曾经的真佛转世,你的前世,很有可能就是在更远时代的佛陀,而我所作的一切,不过是为了助你尽早入世。

所以这些东西,其他人没有资格知晓,但你不一样!

元忌需时时谨记,你是我大德寺的佛陀,是曾经世间的真佛,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

海殊菩萨一边说,一边注视着杨桉,眼中竟然闪过一丝虔诚之色,似乎真的是在看着一尊伟岸的真佛。

“元忌多谢菩萨!”

杨桉也同样恭敬且虔诚的回道,做着佛礼低下了头,满脸感激之色溢于言表,十分感动,实则内心却是嗤之以鼻。

他已经看出来了,海殊老和尚这是在对他用言语进行洗脑呢。

如果他是普通人的话,当真也会被海殊老和尚这一番话所打动。

连这么尊贵的菩萨都如此看重自己,将自己奉为真佛,感性的人怕是只差痛哭流涕当场来一句:公若不弃……

“修仙者,寻长生久视,是之为仙。

修佛者,愿度化众生,是之为佛。

阿弥陀佛!”

所以说到底,修仙和修佛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体内都是灵浊的力量,用的也都是新法,只是两者修行的理念和驱使力量的形式不一样罢了。

但杨桉对此还是不得不虔诚的说一句:

“多谢菩萨,元忌悟了!”

谁会不喜欢这种动不动就悟,特别给面子的弟子呢?

海殊菩萨果然开怀大笑起来,又是称赞了一番。

那么接下来就聊到了真正的正题,也是今天杨桉特意来到心佛殿的目的。

只见海殊菩萨一手行佛礼,一手在虚无之中轻轻一点。

那高大的闭目佛陀金身像前,香烛之上顿时青烟大作,弥漫之际犹如云雾一般化开,自二人之间展开了一副朦朦胧胧却又美轮美奂的画卷。

画卷之中五彩斑斓,华丽的色彩犹如流动的银河,高山大川俯视如土丘,万般生灵点缀朝生暮死如蜉蝣。

一切都好似在快速的流逝着,但又始终凝固在虚幻的画卷之上,当如仙境。

“狂心歇处幻身融,内外根尘色即空。洞彻灵明无挂碍,千差万别一时通。”

随着指尖在那虚幻的画卷之中点拨,海殊菩萨口中诵念着偈语,意在点拨。

一点云雾自他手指之上缓缓荡开,恍惚间便越荡越大,刹那间已成云海。

那浓郁的云雾快速化作一个半山般高大的佛陀之相,怒目凝视,浑身散发着浓浓的黑色气息,甚至将周身近处的一切都染成了浓墨之色。

“此法名为厄罗众地狱相!”

海殊菩萨一言,那画卷之中云雾而成的佛陀当即变换如恶鬼之相,浑身黑气大作,吞噬着周围的一切。

自那虚幻的万物生灵之中,无数形而怪哉如邪魔一般的生灵,纷纷被佛陀所化恶鬼之相吞噬,但那些邪魔最显著的特征却是一一出现在了恶鬼的身体之上。

“身负地狱,形若恶鬼,超脱往生众邪魔污秽,化为己用!”

“元忌何感?”

眼前的一切都是海殊菩萨所演化的幻象,只是为了能让杨桉更清晰的看到这些术法的形式。

不过目前也仅仅只是出现了这一部术法,杨桉自然选择再继续看下去,没那么着急做选择。

这就像是买家秀和卖家秀。

别看在海殊老和尚的演示当中震颤人心,实际上这需要很高深的修为才能达到如此凶悍的威能。

“迷佛此间因缘咒!”

随着海殊菩萨的手指再次波动,原本的佛陀恶鬼溃散成云烟,新的佛陀显现骤然化作无数的黑影凝聚,越来越大越来越大。

不过只是眨眼的功夫,在那虚幻画卷之中,黑色如影一般的佛陀之相已是远超山岳,顶天立地。

只是越大越显得不真实,有一股十分迷幻之感,好似真如影子一般,只是这佛陀的影子被放大了无数倍。

那佛陀之影化百十之手,骤然落下,顿时地动山摇,乾坤大震!

“空无自性,诸法如影,真佛本无相,但影似还真。”

影在佛修之中也是一种因缘法,有因才有果,故而才有影。

海殊菩萨依旧看向杨桉。

而杨桉的选择依旧是,再看看。

这也不是菜市场买菜,他只能在海殊老和尚这里选一样,自然不能妄下定论。

实际上要是能在老和尚手里学到光类术法,怕是也没这种可能,所以杨桉也只能是以合适自身的作最优选。

不过想到光类术法,杨桉又想到了先前的海殊老和尚所言。

那这光类术法属于新术还是属于旧术?

之所以光类术法会被尊为禁术的原因,是因为这类术法会对修行者造成更大的反噬伤害,属于敌人未亡自身先殒,破坏能力极强。

那照这么说来的话,光类术法更应该是属于旧术一列。

这等威力,只怕是自古便有之,无人能尝试以新术替换旧术,自然也就成了禁术。

若是如此,那么光类术法便与灵浊之中的灵有关,与浊无关。

莫非光类术法便是灵的极致体现?!

杨桉微微分心,一边看着海殊老和尚手上有了新动作,一边思索着这个问题。

海殊菩萨还是点拨而出第三道佛陀的虚幻之相,这次又是新的术法。

群山烟四起,幽幽化作尘。

在那虚幻的佛陀之相下,无数的山石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分解,画卷之中的方圆百里皆是化作凶猛的流沙。

细碎的黄沙在不断流动着,将周围的一切全都淹没,又形成无数的风暴,天地变色。

“此为无量之尘,凝佛显相,谓往生菩提尘海之咒!”

“元忌以为如何?”

《厄罗众地狱相》:灵感来源于书评区收集帖,读者“肆虐的想象力”“食录大全”

《迷佛此间因缘咒》:灵感来源于书评区收集帖,读者“书友20230207000250136”“炼影术”。

《往生菩提尘海之咒》灵感来源于书评区收集帖,读者“宁静无为”“无量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