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宋词此举,无异于在断我华国文脉(2 / 2)

作品:《从和前任上节目开始爆火

唐运祥目光落下了第一页上,那打印出来的《爱在春秋之际》的六个大字上:“你说的是那个什么顶流黄艺晗?”

刘书点点头,道:“就是他,我给你说,我和他的经纪人认识,所以这好事才落到了我们的头上。”

唐运祥不解地说道:“这叫什么好事?”

刘书道:“四大顶流之一出书,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黄艺晗在微博上的粉丝关注人数你知道是多少吗?”

“多少?”

“个亿!这是什么数字啊!要是每个人都买一本,那销量还不是起飞了啊!”

唐运祥哑然失笑,道:“我们还是先看看这本书行不行吧。”

刘书道:“我简单翻过了,大概就是一个青春恋爱物语之类的故事吧,现在的年轻人,就吃这一套!”

唐运祥点点头,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翻完了这本书。

最后得出一个评价:“矫情蛋疼的文字垃圾。”

“我的哥,这本书,咱们真的要出版吗?”唐运祥看着刘书,无奈地说道。

刘书挺直了身子,笑道:“你小子活了这么多年了,都活到什么玩意儿身上去了啊?这种无伤割韭菜赚大钱的事情,为什么不做啊?”

于是,不多时,西都出版社和黄艺晗的合作便开始了。

这是后话。

而在另一边,伴随着众人口碑的发酵,在《两宋风云六》上市的第十天,它正式在豆瓣上开分了。

有超过了50万的读者,给这本书打出了分的超级高分。

大家对于这本书,那都是赞不绝口的。

“宋词这小子,哈哈,真的是在用一个系列的书,来将自己的名字铭刻在岁月之上啊!就是可惜了了,空有词啊!”

“是啊,这赵宋朝廷的观感确实很差,倒是这宋词每一首都是历历在目啊!作为一个更加喜欢诗的人,不知道宋词何时能够打造一个属于诗的时代呢!”

“这怕是不可能的了啊!纵使宋词有着千般才华,万种妙思,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连续输出了如此多顶级质量的佳作来,他……还能写出好诗来吗?”

“宋词之才华,已经毫无疑问是当代的第一人了!”

诗词协会总部。

顾星辰今天邀请了很多圈内的好友,大家一起畅聊《两宋风云六》。

很多相熟的文人墨客,像西都诗词协会的会长张东水,江南诗词协会的会长白依山等人皆在。

顾星辰的邀请函是发给了很多人的。

大部分都到了。

但也有未到的,找了各种理由没来的。

比如上京诗词协会的会长袁嗣之,魔都诗词协会的会长田行礼就没到。

顾星辰捧着书,先是吟诵了一番。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写得好,写得真好啊!就是可惜了,很多人物典故,宋词还未写出,我们并不是知晓其原委。昨日我与宋词通了电话,本来想要邀请他到现场的,但是他的工作实在是太忙了!”

白依山道:“其实他不来才好。他的作品,既已放出,那我们就随意解读,至于是不是宋词原本心中所想,那又有何干系呢?”

众人闻言,纷纷都大笑起来。

“是极!是极!正当如此!我们就算是从这里解出了百种韵味,千种风情,又与宋词有什联系呢!”

“当是如此!不说宋词这词,单说他这文章,我也是极喜欢的。辛弃疾的一生,仿佛写在了我的心尖尖上,这种任凭岁月倾轧,而依旧冰冷的不管笔下角色死活的笔触,真的使人读来,不觉落泪。”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夸着。

不多时,甚至有人掏出了电脑,直接给大家念了一篇自己写的分析长文,引得满堂喝彩。

两宋风云发到了第六部,在华国的文化圈子里面,隐隐有了一股【宋学】的研究风气要起来了。

当然,这是后话。

另一边,网上忽然爆出了一条田行礼接受采访的视频。

视频里,记者问田行礼,觉得《两宋风云六》如何。

田行礼则是看着镜头呆呆地说道:“近来不管是网上还是现实里,甚至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在说这《两宋风云六》如何如何的好,那故事里的辛弃疾又是何等人物……我也看了其中的几篇词作,但容我说一句实话,都写的是什么狗屁!”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啥??”

“季鹰归未、求田问舍、刘郎才气?这又是什么东西!!?”

“宋词这些文字,真的是读过我华国泱泱数千载历史所能够写出来的东西吗?”

“很多人给宋词说好话,说他这是在用自己架空历史之中的典故!”

“但要我来说的话,这就是在瞎胡闹!这个事情,必须要遏制!这事若是传播开了,岂不是在年轻人之中,掀起一番风潮!?以后谁站出来写诗作词,都胡乱写一些大家看不懂的东西出来,就敷衍过去了?”

“宋词此举,无异于在断我华国文脉!”

田行礼这话说得非常重。

但是落在记者的耳朵里面,却是越听越兴奋。

于是这家媒体立刻搞了几个大大的标题。

诸如【田行礼炮轰宋词新作在误导年轻人】,【宋词新作或将遗臭万年?】之类的标题,然后投诸于网络。

于是在很短的时间里,这个采访便在网络之上,掀起了一番惊涛骇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