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抗日:灭国之路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64章 魏名扬想拍电影了(2 / 3)

作品:《抗日:灭国之路

这个时候敢火中取栗的,都是些胆量大妄为,只看到了钱,忘记了危险那些商人。

张自忠想着如果自己不接收北平,战争还打下去,和平遥遥无期。

这么一想他决定了:同意松室幸良的建议。

不过他吃一堑、长一智。

要求鬼子连夜撤离,他的队伍明天上午朝北平进军。

这个没有问题!

鬼子连夜逃跑了!

夏楚中不知道,魏名扬也不知道!

第二天早晨的时候,八十八师向着正面的鬼子防线进攻,这才发现:

鬼子跑了!

中午的时候,张自忠在北平宣布:“他已经率领五十九军收复了北平以及北平周边的南苑、北苑、丰台、宛平、通县等周边的战略要地。

这座文化悠久的古城,再次避免了战火。”

魏名扬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不知道是应该高兴呢还是愤怒。

最愤怒的是夏楚中,原本是他囊中之物的北平,竟然被人摘了桃子。

夏楚中亲自跑到魏名扬面前,把自己的猜测说了出来。

魏名扬心里也不舒畅,自己努力这么久,眼看就要打进去的时候。

鬼子逃跑了,另外一个人跑出来把桃子摘了。

魏名扬命令夏楚中:“立刻率领队伍进入北平,有人阻拦就打进去!”

夏楚中惊讶地问道:“真打进去?”

“真打进去!”魏名扬从来不说假话。

这一次他没有把计划报告上去。

张自忠向全国通电宣布收复北平后,又向南京军事委员会报告了自己已经收复北平的消息。

然后他就收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关心国内华侨商会发过来的贺电。

雪片般的贺电纷纷而至。

三个月前他从北平一枪不发地逃走,那个时候人们纷纷说他是汉奸,如今他又成了英雄。

这种感觉终于让他扬眉吐气了一把,但是南京军事委员会收到他的战报后,并没有发来任何回电。

这让张自忠有些摸不准南京方面的态度。

原本他还想要进一步以市长身份发安民告示的,这下子也不敢发了。

蒋委员长正在南京大发脾气:“娘希匹!这个张自忠,又跟鬼子做了什么下交易了?”

他对张自忠一直就不放心,因为他有前科。

如果不是张自忠在三十八师,也就是改编后的五十九军里面有着非常大的威望。

委员长都不会给张自忠一个重新出山,证明自己的机会。

现在张自忠突然从鬼子手里和平接收了北平,这中间没有交易,都无人相信。

关键的是现在怎么办?

捏着鼻子认了?

北平再来一个对鬼子态度模棱两可的军阀?

这是委员长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的。

正在这个时候,侍从室主任俞国钧送来一份电报。

电报上面写着:“九十八师全副武装直趋北平!

已经占领了丰台!跟五十九军有短暂交火!”

看到这份电报的时候,委员长这才平静下来。

命令:“调九十八师进入北平,接管城市防御。

五十九军继续向昌平前进。”

张自忠收到封电报的时候,立刻明白了南京方面的态度。

在这之前,他已经收到了九十八师强闯丰台。

他手下的队伍刚刚质问,就遭到了机枪弹压。

鬼子还在国土上肆虐,张自忠不愿意自相残杀,命令在丰台的士兵不得抵抗。

这也算是三十八师的传统了,当初鬼子过来的时候也是这样的。

如今军事委员会已经下了命令,他压制了手下的不满。

苦笑道:“王莽礼贤下士时,周公畏惧流言日,假设当时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我现在正是忍辱负重的时候。

也罢!鬼子撤退,我们跟上去,一直跟到古北口去!”

五十九军立刻对九十八师发电:“我军正向昌平进军,北平暂时由保安队维持治安。

请速进军为妥!”

收到这封电报的时候,魏名扬终于放心了。

他是铁了心要大打一场的。

如果张自忠不主动退出北平,魏名扬是一定会让九十八师打进去的。

如果真到了哪一步,山东的韩复渠会不会有什么小动作,谁也不清楚。

好在一切可控。

这个时候五十万川军终于到达天津了。

魏名扬第一时间前去迎接,这些川军士兵一路上可没有少受白眼。

他们还没有上战场,已经是衣衫褴褛,武器装备也差。

当然没有谁能够看得上他们。

魏名扬不一样,他可是知道川军战斗力的。

亲自迎接不说:下了火车,所有川军每人都领到了两套新军装。

全身上下统一换装,人靠衣衫马靠鞍,他们这么一换装,整个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

进入准备好的军营时候,营房全部重新整修过,米饭川味小菜也全部齐备。

魏名扬对到场的川军将领说道:“各位!我们虽然已经把鬼子赶出了华北,但是它们在东北还赖着不走。

需要我们一起努力,在下能力有限,武器装备无法同是给五十万兄弟全部更新。

但是我准备先更新十万队伍的武器装备。

后面的队伍武器装备慢慢来,但是训练却是慢不得,明天就要开始。”

杨森拍着胸脯说道:“魏司令如此看得起兄弟,咱们袍哥人家绝对给你扎起。

魏司令的队伍从南打到北,一路横扫鬼子如同无物。

战斗力之强,全天下都能够看到。

咱们这些川汉子,从来不怕吃苦,魏司令想怎么练,就怎么练!”

“好!”魏名扬就想听这句话。

一场酒宴之后,魏名扬给原先三师一旅全部下达了命令,各师抽调各旅都要抽调一千五百人到天津,准备接收、训练川军。

他又请了杨森,邀请他做北平副市长、冀察馁公署副主任。

大家都是千年老狐狸,魏名扬给出这两个位置,明显就是想要换杨森手上的兵。

杨森倒是光棍,提出来自己这些手下,全是兄弟,自己一人无所谓,但是手下兄弟们却不好安排。

魏名扬继续加码:“给了杨森一个集团军副司令,直接指挥一个新军。”

双方这才达成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