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四你怎么也穿越了 第九十四章张家玉:推也要将朱棣推上皇位!(2 / 2)

作品:《大明:老四你怎么也穿越了

    “陛下!万万不可有此等想法啊!”

    听着朱由崧的心声,马士英赶忙出声劝阻道。

    “那些大臣一开始拥立潞王,只不过是因为还不了解陛下,所以才会选择潞王的。”

    “现在陛下即位后,他们不也是老老实实的为陛下效忠吗?”

    “更何况,这些人几乎占据了朝廷的半壁江山,整个南方的士绅地主更愿意听从他们的号令。”

    “这要是因为潞王的关系,牵扯到他们身上。”

    “臣真的怕大明下一刻就会分崩离析啊!!”

    说着,马士英还一把跪倒在地上。

    一脸痛哭流涕的说道。

    “为了大明,臣恳请陛下千万不要这么做啊!”

    听完马士英的话,朱由崧张了张嘴。

    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大明眼下的情况他是知道的,甚至也知道那群人在朝廷上占据了多少。

    只是他还心存幻想,认为他身为大明至高无上的皇帝。

    只要发了指令,自然是会有手底下的人给他完美解决的。

    但是现在听马士英这么一说,也是彻底打破了他的幻想。

    大明此刻的确经不起内斗了。

    再继续斗下去,就可能真的像马士英说的一样了。

    只是就这么放着那些人待在朝廷里,他心中总感觉有些害怕。

    害怕皇位下一秒就没了。

    而马士英也看出了皇帝的担忧。

    连忙又继续献策道:“陛下,您担忧的不过是这些人心中还念着潞王的好。”

    “但是微臣却有一计,能帮陛下解决掉您的这份担忧!”

    “真的吗??!”

    马士英这番话,瞬间让朱由崧高兴了起来。

    如果能解决掉这些人曾经拥立潞王的原因,他还是能勉强接受这些人的继续任职的。

    “当然!”

    马士英自信满满的说道。

    “陛下可还记得吕大器?”

    “刚刚在殿中弹劾你的那位?”

    朱由崧好奇的问道。

    “正是!”

    “陛下可知这位为什么要弹劾微臣的真正原因吗?”

    “哦?这件事莫非还另有隐情??”

    朱由崧听到这话,顿时就来了兴趣。

    没想到这个吕大器不是风闻奏事,居然还有别的原因。

    真是有意思。

    “陛下,这位吕大器吕侍郎,在四月时,他便是拥立潞王中的一员!”

    !!!!

    “他居然也是拥立潞王的???!”

    朱由崧一脸惊奇的问道。

    这件事他着实不知道,他能知道的也就只有礼部侍郎钱谦益和内阁大学士史可法等人拥立潞王的这几个人,

    着实不知道居然还有这个吕大器。

    想到这里,朱由崧突然恍然大悟。

    他说怪不得今天朝会开始的时候,这个吕大器直接抢先弹劾马士英。

    原来是因为拥立潞王的目的没有达成,这才恼羞成怒弹劾马士英的。

    看来此人就是一个有些愚蠢的敌对人士!

    朕还做的对了!

    不过随后朱由崧又开始疑惑了起来。

    他搞不懂这个吕大器怎么就给能消除他的担忧有关了?

    一个已经辞官回乡的人,还能有什么大能耐不成?

    面对皇帝的困惑,马士英继续献策道。

    “陛下,臣根据多方调查,虽然没有发现潞王是这个大悲的幕后主使。”

    “但是臣发现了有朝中官员在其幕后指挥。”

    “想借助大悲来完成他的野心。”

    “此人微臣还尚未发现,目前正在调查中……”

    听到这话,再结合前面马士英说的吕大器。

    朱由崧顿时明白了马士英说的是什么意思了。

    这是想要将吕大器当成大悲幕后的黑手来办了。

    只是这还是跟取消他的担忧没什么关系啊?

    见朱由崧依旧不明白意思。

    马士英也不着急,毕竟跟在皇帝身边这么长时间了,他早就清楚朱由崧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

    耳根子软,只会沉迷酒色。

    之前暗地里求助于高

    想到这个可能,张家玉的心脏不可避免的砰砰直跳。

    他来到南边也有一个多星期了,早就知道朱棣麾下除了几个将领外。

    便再无其他谋士了。

    这不正好是他大展神威的时候了吗?

    此时不效力,还更待何时!

    想到这里,张家玉便重新跪了下去。

    “下官大明七品官庶吉士张家玉参见陛下!!!”

    面对张家玉这一拜,朱棣这次倒是没有扶起来。

    只是淡淡说了声。

    “平身。”

    身为上位者,这个时候可不是继续谦虚的时候。

    他要是继续刚才的动作。

    恐怕张家玉表面不会说什么,但心底里也会看轻自己的。

    这就叫上位者的威严。

    随后朱棣与张家玉又交谈了几句。

    突然朱棣似乎想起来了什么,赶忙开口问道。

    “哦对了,元子(张家玉字)你既然在北边待过一段时间。”

    “可知那闯贼和建奴的真实情况?”

    “嗯,知道。”

    张家玉点了点头。

    “闯贼及其部下虽勇猛无比,但却高傲自满。”

    “而且李自成当时还心存幻想,认为建奴会合他进水不犯河水。”

    “结果就由于太轻视建奴,在山海关被打的一溃千里。”

    似乎是想起了那尽在眼前的打仗。

    张家玉不由得有些唏嘘。

    如果当时李自成能再谨慎点,说不定就不会被建奴打败了。

    只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李自成还是败了。

    而且他听说李自成败的很惨,一路都逃回陕西了。

    “这样吗……”

    听闻张家玉的讲解,朱棣大概对闯贼和建奴有个了解了。

    那就是这俩家都比大明强。

    而且强的还不如一星半点。

    要是以现在南京那群京营大爷碰上去,恐怕死的比这里都惨。

    摇了摇头,驱散脑中的想法。

    朱棣又问道:“朕还有一个问题,不止当讲不当讲。”

    “陛下但问无妨,臣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张家玉拱手道。

    “你既然是从北边回来了,那你第一站应该是南京啊。”

    “怎么会想来投靠我这个人人喊打的“逆贼”了呢?”

    听到这个问题,张家玉并无意外。

    直接把他在北边发生的一切说了出来。

    原来当初李自成率军攻进北京城后,他便投靠了李自成。

    本来认为王朝即将更替。

    新的朝廷即将出现。

    结果谁能想到,不过才短短一个月。

    李自成居然败了!!

    而且败的是一塌糊涂!

    北京城都不要了,搞得他只能尽力往南跑。

    因为从这件事中,就已经能看出李自成估计已经要败了。

    建奴就要入主中原了。

    但他又不愿意外建奴中当官,所以他才马不停提的跑回了南京。

    本来一开始,他是准备去朝廷报道的。

    但是他突然看到朝廷的告示上说,曾经有投敌过闯贼的人,一律捉拿问罪,抄家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