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最能代表长安的瓷器(2 / 2)

作品:《直播鉴宝,恭喜大哥喜提牢饭

主要还是因为,这种类型的玉簪,有非常大的考古价值。

“观众朋友们,看得出来,咱们长安的民间藏家,还是非常有水平的。”

清了清嗓子,站在人群中间大声喊道:

“对啊,方便接受一下采访吗?简单的问你几个问题,然后我会帮你看一下这件东西。”

“宝友,这是我在线下,第一次遇到真品的唐三彩,可以借你的东西做一下实验吗?”

张扬加完这个条件后,现场举手人瞬间少了十分之九。

北魏的时候,佛教才刚刚兴起,很多现代常见的佛像造型,在那个时候都是不存在的。

张扬只能再补充一个条件:

“是碗或者盘的,请放手!”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张扬说完,旁边不少排队的藏家,自发的鼓起了掌。

“种类倒是不多,不过你这件东西啊,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七星伴月盘。”张扬非常专业的解释道。

这种七星伴月盘,在唐代的明器里是畅销品,很多墓葬都有。

“那错的,可太多咯。”

相比之下,新作的唐三彩就没有这么明显了,水是慢慢往下沁的,要更长的时间。

他就是帮个忙。

张扬冲导演招招手,后者递过来一瓶矿泉水。

虽然是买的,但最迟的一件,到现在也有七八年了,案值很低,问题不大。

“唐三彩也分很多种吗?”

大哥非常配合的把佛像展示在镜头前。

“一瓶盖就够了。”

“是哪种唐三彩呢?”

说话的是个年轻的小伙子,被大家关注以后,紧张的直眨眼。

导演在耳边提醒他:“这个可以直通二轮了吧?唐三彩够格了呀。”

“怎么可能骗你,这么说吧,半坡博物馆知道吗?那么有名的地方,都没有这种玉簪。”

争议的主要原因,就是发掘出的玉器太少了。

“真的吗?”张扬的坦诚,让宝友放松了一点戒备,“你是记者,可别骗我啊。”

这种地方,一般雕的是“供养人”,也就是信徒。

现在都录完了,根本没必要浪费一个名额。

这也符合真品七星伴月盘的特征。

你可以怀疑宋朝皇帝的骨气,但你不能怀疑他们的审美。

张扬微笑着摇头拒绝。

最明显的就是佛像背光上的那些小佛。

很多造假的人会忘记这一点。

“你们是记者吗?”宝友看着镜头问道。

“我先问一个问题啊,你知道这东西是什么吗?”张扬笑着说道。

“太谢谢你了。”姑娘从张扬手里接过东西,连声道谢。

“没事,导演摄像,你们先别急着走。”

这件真品就算上节目的话,唯一的作用也就是用来展示鉴定唐三彩的方法。

“我在外县收的。”

人群中有句话非常刺耳。

……

这么多人,看不过来啊。

最搞笑的是,佛像的背面和底面,有很多莫名其妙的凹陷。

“你看,这七个小杯子,围着中间一个大的茶盅。”

“记者同志,我这是一件北魏、两晋时期的佛像。”

“因为你这件啊,是100%新造的佛像,绝对不值五万,五百块最多了。”张扬懒得磨叽,直接给结论了。

这次和官方合作,还要上电视,这种高古文物,就不要想带回临海去了,本地的文保部门都盯着呢。

要素太多,全都不对,宝友就像个纯新手。

“大哥你别紧张,我之所以要博物馆的人联系你,是因为你这件东西的珍贵之处,可能远远超过了伱的想象。”

念完转场词后,张扬迅速在各个队伍里寻找目标。

小佛像基本都是明清时候的形象。

而如果要在长安选一个代表性瓷器的话,那必须得是北宋的耀州窑。

姑娘的藏品直接叫住了他。

“看看什么叫北方瓷器刻花之首。”

大家议论纷纷:

“大哥,你说你的东西是北魏的,错的实在太离谱了。”张扬有些无奈的摊摊手,“我也控制不住我自己啊。”

“不会因为是高古文物,就强买强卖,这一点你可以放心。而且我说实话,这类东西就算运出国,市场价值也不高。”

价值比一般的唐三彩马要低,加上器型也不好看,所以市面上很少有人仿这玩意儿。

张扬直接掰着手指头,开始数错误的点。

不过这全身金灿灿的佛像,真和北魏关系不大吧?

传承超过一千五百多年,得是真空保存的,才能连包浆都这么完整。

“行啊,反正这东西现在也不能交易。”

“是不是像众星捧月。”

“如果是找个人买的话,确实没啥用,但是如果找商家买的话就很有用,有机会找对方退款。”

明显是在防张扬。

“挺贵的,花了五万,毕竟是鎏金的呢。”

拿着假货来鉴定的宝友当然也不会少。

张扬对此只是笑了笑,赶紧带着导演和摄像师离开了现场。

“这都是当初的工匠,一刀一刀刻在上面的,力道均匀,没有瑕疵,烧制出来之后釉面也非常完整。”

五分钟后,张扬锁定了其中唯一的一件真品耀州窑。

一时间掌声热烈,配上导演和摄像师,不知道的还以为领导下来视察了。

相比之下,它的经济价值可以忽略不计。

至于博物馆的人能不能说动他,就不干张扬的事了。

不可能出现佛供养佛,那太怪了。

展示完鉴别的方法,张扬把东西还给人家姑娘。

耀州窑能从民窑跻身贡品,自然有它远超其他宋代瓷器的地方。

谁让人家老家的地下真的产这玩意儿呢,别的地方真的没法比。

张扬把瓷器的细节展示在镜头前,指着上面的纹饰介绍道:

“之前有人拿耀州窑的碎瓷片做过实验,你如果在上面涂上黑色的墨水,然后用宣纸拓印下来,就可以得到一张完美的花卉图……”

“现在很少能见到这样的传世精品了,恭喜这位藏友,直接晋级我们第二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