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源子的对象?(2 / 2)

作品:《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李源笑着扶正自行车,用力一踩,自行车就蹿了出去。

何雨水猝不及防下“哎呀”尖叫,不过随即就咯咯笑出声来。

抱紧李源的公狗腰,在长安街上洒下一片银铃般的笑声……

灰蒙蒙的街道两边,遍布红旗。

就连墙上的标语,都是白底红字的,特别鲜艳!

……

王府井大街,全聚德。

李源细嚼慢咽的吞着卷了鸭肉、葱丝和蘸酱的博饼,觉得味道的确鲜美。

他不是第一回吃了,跟着赵叶红、孙达也来过这里,但每一次吃还是觉得好吃。

也可能跟当下物质生活实在匮乏有关,即便有挂,油水还是太少了,晚上连烧烤都吃不上……

看他吃相好看,但有些慢,何雨水用心提醒道:“源子哥,您再不快些吃,这四只鸭子都让他们吃完了。”

傻柱塞的满嘴都是,还嫌弃自家妹妹道:“我说雨水,你胳膊肘怎么还往外拐?源子再好看,我也是你亲哥!”

许大茂嘿嘿笑道:“亲哥算什么,情……”

不等他说完,李源一根鸭骨头塞他嘴里,提醒道:“雨水和月娇一样,我都当亲妹妹看。你也是当哥哥的,别乱开玩笑。”

许月娇是许大茂的妹妹,一直单住许家老屋那边,上学近。

许大茂是场面人,听李源这么一说,忙拍了自己嘴巴一下,“哎哟”了声笑道:“瞧我这张嘴,该打。雨水,明儿哥哥给你买雪花膏!”

李源一笑而过,见傻柱一脸不忿恨不能一叉子插死许大茂,便笑道:“柱子哥,以您大师傅的能耐,说说看,这烤鸭是不是又变回过去那么好吃了?我听我师父他们说,好像公私合营前的味道还要更绝?”

傻柱嘿的一乐,道:“源子,其他的都不说,您知道这京城烤鸭最要紧的是什么?”

李源道:“当然是鸭肉啊。”

傻柱拍手笑道:“对咯!这鸭肉才是最要紧的,鸭肉管您是公还是私啊?公私合营前,全聚德的鸭子是他们自己专门养的京城填鸭,那是真正的精心饲养,养到一百天的时候,就不喂饲料了……”

李源还真不知道这事,请教道:“不喂饲料,那喂什么?”

傻柱嘿嘿一笑,语气得瑟道:“喂什么?嘿,说出来吓你们一跳……喂小米和绿豆!听说过么?只有这样,鸭肉才最好吃!您想想,现在的鸭子是从哪来的?都是农场上出来的,能喂鸭子小米和绿豆吗?

当然,总的来说,比前几年还强些,毕竟伟人同志开口提了意见。但是,不管东来顺还是全聚德,都回不到过去了。

不过也没什么不好,不管怎么说搁解放前也没几个老百姓吃得起这些。

再看看现在,只要家里人口少些,平常工人家庭省吃俭用些,一年里都舍得吃上二回,也吃得起了!

要不说咱运道好,赶上好时候了!”

李源点头道:“说的对,是这个理儿。等将来国力强盛,粮食富裕了,再按老法子养填鸭就是。现在嘛,吃得上为先。”

一群人嘻嘻哈哈,吃的不亦乐乎。

饭后几人都觉得撑得慌,出来时一致认为也别再骑车了,走回去得了,就当消消食!

李源拿出五块钱零钱和一把票递给傻柱,笑眯眯道:“钱和肉票都给您啊,您是行家,买肉买的好。劳您受累,都买成肉,然后坐车去就成。

我们四个正好慢悠悠的回家,晚上再吃好些,也算是咱好好过个周末。

咱优秀的人,必须吃好玩好,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建设出力!”

一群人大笑。

傻柱笑着认了:“得嘞!难得这么个好日子,我也不怕累,给诸位跑跑腿儿得了!”

许大茂骂道:“刚吃烤鸭,数你丫吃的最多,还有脸说?”

傻柱想踹人:“孙贼,你吃的比我慢?”

许大茂可能鸭屁股吃多了上头了,道:“我和光齐只是吃的快,你是直接往肚子里塞!”

李源虽喜欢看热闹,可地方不对啊,他打断两人道:“大街上呢,看看地方行不行?今晚有肉有酒,有啥恩怨酒桌上解决!”

许大茂来劲了,高兴道:“嘿!说的对!今晚上我就让傻柱见识见识,什么叫一大三小,二五一十的喝酒规矩!喝不死你!”

说罢,在傻柱扬起拳头前,推车跑路溜了。

……

四合院,李源北房内。

“李婶儿,您说,源子哥不会真不要我吧?”

秦京茹不像之前那么自信了,看着往面缸里倒棒子面的李母说道。

李母回头提醒一句:“别把鸡蛋打破了,放好了!”

秦京茹忙将鸡蛋放在橱柜里,看了看空荡荡的橱柜,她叹息一声道:“源子哥过的可太节俭了,我要是嫁过来,可不能让他过的这么省了。”

门口坐着的秦淮茹闻言捂了捂额头,心道这个妹妹真是傻到家了。

真要有这样的命嫁进来,也不能当着李母说这样的话啊。

那不是明白的告诉婆婆,将来要把钱卡死,不让李源将来给家里寄钱吗?

好在李母良善,只是气笑了声,摇了摇头,没搭理那憨妞。

秦淮茹看李母将两大麻袋各样干粮将李源的厨房放的满满当当的,不由纳闷道:“李婶儿,怎么带这么多粮食过来?”

李母笑了笑道:“现在都在大食堂吃饭,家里的粮食用不上,就都拿来送给源子,他日子过的紧。”

秦淮茹好笑道:“他日子过的可不紧……”

话未说完,感觉身后有人,回头一看,被她婆婆那双母狗眼给吓了一跳,道:“妈,您怎么一点声儿也不出啊?”

贾张氏道:“秦淮茹,李源他妈说的对,现在乡下都吃大食堂,吃的好着呢,自家的粮食都吃不完。他们家那么多口子,都拿这么些东西来了,你家那边肯定也有不老少。也不指望他们送来,你回去拿吧。”

秦淮茹还没开口,刚才还天真烂漫的秦京茹就急忙道:“我姨家可没有啊!这都是源子哥每月往家寄二十多块钱才攒下来的,这么多钱,顶好几个人的工分呢。我姐嫁过来这么些年,一毛钱都没往家寄过,还常回家拿菜,哪有粮食富余?想得美!”

李母又笑了起来,还别说,是个护家会过日子的。

要是自家儿子相的中,这门亲倒也结得……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