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快乐之源 (万字更,求月票)(2 / 4)

作品:《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李源笑道:“妈,不喝这些了,都是骗人的。”

李母难得驳斥儿子,道:“咋能骗人呢?都上电视了!”

说着还去把电视给打开,也是巧了,正好出现了人参蜂王浆的广告。

可把老太太得意坏了!

李源明智的放弃了争辩,看着老母亲给他兑了一碗,一饮而尽,还小气道:“这些一会儿我都拿走,我要喝,最近身体有些弱。”

李母更高兴了,忙点头道:“好好好,一会儿都带到城里去!”故意移动位置,挡住了大儿媳的目光。

大嫂子哭笑不得,真是远香近臭,拌了几句嘴后,对李源道:“不用担心老娘,天天早上还唱几句黄土高坡哩!”

今年国庆晚会上,杭天琪一首《黄土高坡》爆红大江南北。

李池也对李源笑道:“老娘喜欢看电视,《霹雳贝贝》。”

李源哈哈大笑,没一会儿,电视上又出来了沱牌酒的广告,和各种家用电器的广告……

时代真的不一样了,和六七十年代的家徒四壁相比,现在家里丰富了许多商品……的广告,看着很精美,不舍得扔,当年画贴墙上。

八十年代的生活气息,和五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已经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了。

“爸、妈,今年跟我去港岛过年吧?”

晚饭的时候,李源笑着邀请道。

李桂摇了摇头:“去不了。”

李池讲明白些:“老爹年纪大了,身体不算很好。你也说了,早年太累亏损的厉害。”

这个时候的老人,最不愿的就是死在外面……

李源宽慰道:“有我在,不妨事的。”

李桂呵呵道:“你比阎王爷还厉害?”也不给李源继续开口的机会,道:“就这么着吧。”

李源只能劝李母,道:“妈,您跟我去?”

李母笑道:“这可不中啊。我不在家,你爹饭都吃不上一口热的。”

大嫂子气的拍桌子,李源哈哈笑着打圆场,对大嫂子道:“坤儿才调到江汉市去?我让汤圆给他送一份大礼。”

大嫂子不让:“你给他送啥礼?他有能耐他往上爬,没能耐爬上去也坐不住。那么多孩子,你一碗水端平,哪个都不帮!”

李源笑道:“就一个拖拉机厂,他那个地方,交通便利,做起来比较合适。有没有坤儿,都准备投资的。”

李池都知道拖拉机厂:“东方红?”

李源摇头道:“那些技术都不行,我们去做,就做中国第一,世界第一。”

因为前世家里种过地,了解过一些,李源才会觉得无语。

打零四年国家开始补贴农机后,全国冒出来两千多家拖拉机厂,但有自己研发体系的,只有不到一百家,剩下的全是组装货。

然后就想吧,要多卷有多卷。

各种材质上的压缩,只为了卷低价格,外表上看上去都不错,干起活来纯粹是小马拉大车,啥也不是。

赚的不是拖拉机的利润,赚的是补贴钱。

大聪明太多。

在非洲,完全竞争不过印度,被各种吊打。

然而好的农机,对农民对农业的帮助都极大。

大唐集团很早就从约翰迪尔公司购买了相应的技术,再加上港岛大唐钢铁厂的材料研究不断取得突破,所以机会已经成熟。

听李源这么说,李池两口子哪有不高兴的?

骂归骂,但长子的前途,依旧是他们心中最牵挂的事。

他们只是担心孩子们都去找李源帮忙,那就为难了。

……

第二天下午,陪母亲看完《霹雳贝贝》后,李源进了城。

街道上行人众多,物价风波已经过去两个月了,似乎又恢复了平静。

一个头戴白帽身穿白大褂的女人骑着三轮自行车停在王府前面,一群孩子围着转,有大人过来,女人把三轮车后的白布掀开,里面是红灿灿的冰糖葫芦。

现在个体户很多,但并不光彩。

没个正经单位上班,在社会舆论中仿佛跟盲流差不多,因为不稳定。

经济学家们对他们也不友善,今年六月份前,规定七个人以下,赚到的钱用来自身消费的叫个体户,雇工八个以上,就是剥削,就是资本家了。

好在六月后,《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颁发,才算打开了这个枷锁。

但是暂行两个字,依旧让人心惊胆战。

对了,随着六月份一百元人民币的发行,大黑十不再是人民币的最高面额……

“李源?!”

一道惊喜的声音在身边响起,李源侧脸看去,盯着阿姨看了稍许后,缓缓道:“你是……邱蕊?”

邱蕊,是他六一年在京城第二医学院实验室进修时的同班同学,还是班长。

炮兵院的公主。

这会儿看起来,依旧气质不俗。

烫着波浪发,穿着呢子大衣和皮鞋,顶多也就四十出头的样子。

邱阿姨上前一步,给了李源一个好大的拥抱后,拍了他胳膊一下,简直气愤道:“伱怎么不变老呀?”

李源叹息一声,道:“实不相瞒,我也因此困扰烦忧了许久。”

“噗嗤!”

邱蕊看着李源笑道:“你还真是一点没变。怎么样,你儿子现在还和小朋友打架么?”

这是当年她想带他回家时,李源常给出的借口。

李源吃惊道:“你还想邀请我去家里看电影么?”

这个年纪,都绝那啥了吧……

“去你的!”

邱蕊脸都有些红了,拍了李源一下后,说道:“我现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上班。”顿了顿又笑道:“离你家不远。”

显然,以她的身世和背景,不会不知道李源的根底。

李源回头看了眼王府门头牌匾上的李园二字,伤感道:“马上快住不起了,电费都交不上了。”

邱蕊笑的不行,她道:“那还是去我家吧,请你吃饭。”

李源还能说啥,只能请人去王府里坐坐。

“真没想到呀,李源,你干出了这么大的家业。”

李源带着邱蕊参观起了王府,如今已是深秋,王府内的国槐飘落黄叶,满是秋之静美。

听闻邱蕊的感慨,李源笑了笑,带她去了银安殿偏殿。

邱蕊有些吃惊的看着李源点上香,然后跪在蒲团上对着巨大的影像拜了拜。

犹豫了下,她也跟着在旁边拜了拜,算是尽了份礼。

等出了银安殿偏殿后,看到李源脸上的坏笑,邱蕊才气个半死,明白李源是故意的。

一阵笑闹后,李源带她去了东路院。

“你平时住这里?”

看到李源居然拿热水给她泡了茶,邱蕊吃惊道。

李源摇头道:“家政大嫂们每天来做做卫生,换开水。”

邱蕊啧啧笑道:“大资本家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