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那就去印尼吧 (万字更,求月(2 / 4)

作品:《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没想到,最后会以太极拳法来演练出来。

小七心中感动,眼睛却目不转睛的看着妹妹的一招一式,不断和心中所学相互印证。

一时理解不了的,也牢牢记在脑海中。

整整两个小时过去后,小九收拳,面对纪念碑闭目养神。

小七感到收获巨大之余,也皱起了眉头来,看向一旁的不速之客……

“妹妹,您这妹妹身体不大好吧?太极都打的这么不自然,相信哥哥,一准儿是肠胃不好造成的。哥哥祖上宫里的太医,这双招子灵着呢!”

一个穿喇叭裤、高跟鞋,身上披一绿大衣的年轻男人一口京片子的搭茬。

小七看神经病一样看着来人,客气的送了一个字:“滚!”

男人也不急也不恼,道:“嘿!拿哥哥当坏人了是吧?我跟您说,甭怕!这是什么地儿啊,青皮三孙子敢在这撒野?就俩字儿,歇菜!我跟您说,我是看了广告的,您妹妹这样的,一准肠胃不好,得买三株口服液补补!信不信随您,我就一好心哥们儿,走了啊,再见!”

说完,竟然真的扭身颠儿颠儿的走了。

小九睁开眼,稍稍活动了下筋骨后,看向小七笑道:“姐姐,咱们走吧,先回王府看奶奶。”

小七道:“要不要买点三株口服液?”

说完姊妹两人就一起哈哈笑了起来,丝毫不在意过路自行车骑士们的眼神。

有几个年轻些的,来来往往骑了十七八遍了……

两人看脚步看似不快,但转眼间就消失在了长安街。

……

“奶奶!”

“大伯、大伯娘、二大伯、二伯娘……”

“伱们好!”

王府东路院,这座新修缮没几年的王府,因为一大家子住在这,已经越来越有人气了,小七、小九回来后,跟老人们问好请安。

看着亭亭玉立的两姊妹,李母和李池等长辈也高兴坏了。

大嫂子拉住小七,宠溺的责备道:“怎么这么久才来呀?你妈妈半个月前就打电话过来问到了没有,一天一个电话!”

小七笑道:“妈妈还是雨姐?”

一家子笑,二嫂子道:“都有!还有你大妈妈,最操心。”

小七笑道:“一会儿我去回个电话。九儿,奶奶身体还好吧?”

小九放开李母的手腕,笑道:“奶奶,您身体可真好!”

小七乐着捧哏道:“奶奶,您怎么做到的呀?别人说您长命百岁都叫骂人,起码也得长命一百二!您是不是有什么长寿秘诀?”

李母笑的慈爱,道:“真有秘诀,你们爷爷就不会走那么早了。”

小七忙笑道:“说不定只对女儿家管用嘛,或者是您祖上传下来的,传女不传男?”

一家子又大笑,太喜欢这个宝贝孙女了。

李母也笑,问道:“你们爸爸还好不?他还天天给你们妈妈做饭?”

大嫂子忙笑道:“老娘!孩子都大了,懂事了,您说什么呢?”

李母不怕:“当着晓娥她们的面我也这样问!”还跟着嘟囔了句:“四个媳妇不做饭……”

小七和小九对视,笑的乐不可支。

大嫂子问道:“你们爸爸今年啥时候回来?”

小七道:“应该快了,年前肯定回来。”

李江遗憾道:“今年回来估计没那么热闹了,不让放炮了。”

从今年起,四九城就开始禁止放烟花炮竹了。

李清笑道:“城里不让放,回秦家庄放去!正好今年是小辈儿们回来。”

去年是老大李坤到二十李墨带着全家回来,今年是二十一到四十,不过除去李源家的九个,就十来个。

而且这些小辈和李源的熟悉程度远不及李坤那一批,李坤他们是和李源一起长大的,也是熟知李家艰难困苦,知道李源付出的。

后面这一批记事时最难的那三年都过去了,和李源见的也少,等他们七八岁的时候,李源都跑港岛去了,之前的几年也大多在外面“出差”,难回一次秦家庄……

再加上几个被迫离婚的,见面估计还有些尴尬呢。

当然,尴尬心虚的是他们。

每年过年即使他们回不来,娄晓娥依旧带人一起将大包小包的礼物寄过去。

他们小孩穿衣穿鞋的尺寸,他们估计都没娄晓娥清楚。

所以见到娄晓娥后,估计会很不好意思……

“看,奶奶给你们拿好东西去了。”

见李母起身回了卧房,大嫂子笑道。

果然,过了会儿就见李母拿了两个棕色的小瓶瓶出来,还有两个吸管,笑眯眯道:“这是好东西,快喝,快喝!”

三株口服液……

中国社会,第一次被铺天盖地的营销所弥漫。

城市都是其次,无数穿白大褂的“医生”跑去农村给老头老太太免费看病,给他们的小孙子免费看病,得出一个脾胃不好的结论,再卖三株口服液。

一年销售几十个亿,从农民的血汗钱里榨取。

三株口服液后世之人估计都淡忘了,但同行里还有一个叫史玉柱的,明年就开始卖脑黄金了……

小七、小九自然不会忤逆祖母的意思,反正就是糖水,喝不坏人。

见两人喝了后,李母心愿已了,让大儿媳去给两个孙女做饭后,她回房午休去了。

李江还特意给两个侄女解释一下:“奶奶现在活的讲究,饭菜多一口也不吃,到点就睡觉,要多活几年呢。”顿了顿又补充了句:“怕走的太早了,她不看着,没人给你爸做饭吃。哈哈哈!”

李江笑的豪迈,小七、小九却闻言动容。

……

海子,南阁。

隋老看着洪主任,笑道:“你大发雷霆的声音,我这边都听到了。什么事啊?”

几个主要负责同志今天下午例行会议,开始就提及了刚才听到的动静。

洪主任的脾气不好是都知道的,但发这么大的火,一骂骂了一个多小时,听说下面干部出来的时候腿都在打哆嗦,这种时候不多。

洪主任听到这话脸色又难看起来,不过当着几位老同志的面还是压住了火气,道:“早上港岛大唐集团的小李给我打了个电话,很坦诚,也很诚恳的交流了番。我开始还好奇,李家人行事做派向来低调,几乎没有主动拜门的习惯,今天是怎么了?结果小李就跟我解释了,说之前投资粤东省电厂,和几个大项目,都是很早之前就定好的流程,他对人民币突然贬值也是毫无准备的。我听了纳闷,问他好端端的怎么谈起这些。

小李就说,有人说是因为秦主任提前报信的关系,内外勾通,才让大唐里外里赚了几百亿人民币。他说大唐如果想赚钱,就不会不计成本的投资大陆。尽管他确信,投资大陆将来会得到很大的回报,但并不是唯一的最佳投资方向。大唐背负一些指责没有关系,但因为涉及到秦主任,他父亲知道后很生气。希望我们这边能做好沟通,澄清误会。”

隋老闻言震惊,脸色也难看起来,道:“简直莫名其妙啊,人家那怎么能叫赚了几百亿呢?人家就是少损失了些嘛。秦主任一直在东南沿海一个省一个省的攻坚,劳苦功高,谁在背后乱弹琴?简直岂有此理啊!”

翟老笑道:“李医生那个脾气,真要闹起来,就很不好看了。”

隋老看向洪主任道:“你抓银行系统,这件事你要狠狠处理,杀一杀这股歪风邪气!”

洪主任道:“银行这边的我好管,电力那边的估计是没人听我的。”

赵君勋闻言眉头都挤在一起了,惊讶道:“电力的?”

洪主任道:“大唐在粤东新建的电厂,那么大的规模,电力、热力、燃气、水产一体供应,是粤东最大的电厂,等三期建完后,就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但是这么大的电厂没有并网,电力当然有意见。”

赵君勋脸色难看的哼了声,道:“那是大唐全部用外汇买的动力煤,专供晶圆厂和钢铁厂两个超大用电工厂的,这两个厂能带动一大片产业链发展。谁敢使绊子,谁就在破坏改开大计!”

听他这么表态,洪主任脸色好看了些,点了点头。

隋老“啧”了声,还是有些生气道:“今年本来还想和李医生聊一聊的,这下又不好见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