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太一道果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十七章 无间道(2 / 2)

作品:《太一道果

少顷,殷屠龙冷哼一声,“我去把他追回来。”

火光自殿内飚射飞出,载着小道人的身影,呼啸着冲过了玉虚观的阵势。

之后不久,广明道人和另一个道人从殿中行出,向着姜离点头见礼,然后便不做多言,丧气地离开。

玉清殿中就只剩下广乘道人一个。

姜离这才走入玉清殿内。

“申侯师弟背叛了玉虚观,贫道没想到他也是姜氏的人。”

广乘道人看着并列的神像,幽幽道:“他带走了打神鞭,此物专克神属道果,尤其是天庭体系之中的神属,而大周天下的各地县令、郡守,皆是地祇。”

‘果然是打神鞭。’姜离看着那座少了木鞭的神像,确定了自己先前的猜想。

这神像果然是姜子牙的神像。

虽然姜子牙在封神之战中表现的很菜,但在人道之中的地位却是相当之高,被称之为“兵家之鼻祖,军事之渊薮”,乃历代供奉的武神,另外还享有一系列的封号。

姜子牙的道果品级,该是不低的,就好比那儒家的大成至圣先师,都是典型的实力也许差,但道果品级高。

打神鞭配合姜子牙的道果,哪怕是没人能容纳此道果晋升,也足以对神属道果造成极大克制,尤其当今大周的官员体系就是以神属为主。

姜氏主家的目标,也许一开始就是打神鞭和姜子牙的道果,围杀姜离都属于次要的。

‘甚至他们还意图以此来建立新的体系,取代大周旧有的官员体系,倒是谋划深远。不过······’

姜离看着广乘道人的背影,轻声道:“申侯似乎提醒过广乘道长。他说,若是姜氏主家当真选择了佛国,那只能说明佛国高层中就有姜氏主家的人。”

“此事,贫道记得当时道友可是在玉虚观之外。”广乘道人闻言,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说起了当时的情况。

当时姜离刚度完雷火二劫,因定风珠而无法引动天劫,正在雪峰上疗伤。

并且在广乘道人和申侯谈话时,周边并无他人。

“只是视觉比较敏锐,外加通晓一点唇语而已。”姜离笑道,“一点小把戏罢了。”

以广乘道人的境界,应该没人施法窃听或者偷偷接近,可要只是单纯的视力好,那就不一样了。

没有一点气机,也不会有神念的波动,只有朴实无华的视力,只要稍微注意点,只关注唇形而不关注其人,别被感应到视线的注视就行了。

最好的窃听之法就是如此的简单粗暴,没有一点技术含量,直接用看的就行。

“而且,我给予道长的那道剑气,道长应该也能看出一些端倪来了吧,”姜离接着道,“能够穷究生克,不只需要智慧,更需要对元气的理解,甚至可以说,需要对万气了如指掌。而当今世上,最有可能做到此事的便是我姜氏的《气坟》。”

广乘道人微微沉默,然后点头,“确实如此。当年贫道和文殊交手时,没能截取到其剑气,且他在彼时也有所保留,以致于贫道都没能看出端倪来。一直到道友将那道剑气交给贫道,贫道方知内情。”

也正是因为这道剑气的存在,文殊才对自己的暴露不感到惊讶。

他在来此之前,就已经默认广乘道人知晓他的身份了。

文殊,便是姜氏主家的人。

“佛国文殊成名过百年,在百多年前佛国东传佛法之时,他就已是三品,没人想到他和姜氏有关。”广乘轻叹道。

“但是若无文殊接应,姜氏主家的人可没那么容易融入佛国,如今海外的主家之人也不可能那么容易相信佛国,与其联手。”姜离对此却似不意外。

他在发现文殊和姜氏的联系后,就已经有这方面的猜测了。

这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矛盾,文殊如此针对姜离,不是因为他当真心眼小到那种地步,因为被姜离坑了一遍便不惜血本地出手,为此甚至还与广乘道人对上。

这一切的根本,是因为他本身和姜离是敌人,不可调解的敌人。

就是不知那佛国的觉者知不知道这其中的关系了。

而且······

“如果申侯当真泄露了秘密,那么他的背叛,是否又早已为人所知呢?道长。”

姜离看着广乘道人的背影,声音变得悠远。

如果申侯的背叛是已知的,甚至可以说他主动提醒了背叛,那么这所谓的“背叛”,怕是就要换一个说法了。

佛国和玉虚观为敌多年,甚至玉虚观的一个门人也死于佛国强者之手,三品道器都被夺走,化作了文殊师利菩萨。要是有机会能够给佛国以重创,广乘道人是绝对不吝于进行谋划的。

“道果即是因果,我辈修行者容纳道果,也在无形之中受到了因果的影响,贫道只不过是利用了这种影响而已。”

广乘道人没有正面回答,但他的话语却是已经解释了某些问题。

申侯容纳了申公豹的道果,他如今离开玉虚观,正是应了一桩因果,而接下来······

姜离想想“道友请留步”的来源,不由为申侯如今的友方捏一把冷汗。

······

······

风暴的残响还在雪原中徘徊,申侯乘着龙须虎,突破了一道道寒风,飞落到一片银装素裹的树林中。

在一棵沐浴着佛光的树下,他看到了文殊的身影。

文殊依旧是一袭红色的华服,上缀着佛门七宝,凌空盘坐于莲台上,宝相庄严,自内向外散发着佛光,遍照诸方。

见到申侯前来,尤其是看到他手上的木鞭,文殊露出了一丝微笑。

“善哉善哉,虽是让别鹤身亡,但这打神鞭,终究是落入了我等之手。”文殊竖掌道。

龙须虎落到地上,对着佛光露出了警惕之色,申侯翻身下虎,手握着木鞭,面容冷峻,没了往日的不正经。

“他本来不用死的,姜氏本来也不需要背叛玉虚观。”申侯用毫无起伏的声音说道。

“贫僧本也无意背离玉虚观,但奈何,造化弄人啊。”

文殊听出了申侯的怨气,笑容收敛,“甚至于贫僧当年因缘际会得到加入佛国的机会时,一开始是想着设法替玉虚观取回被夺的三品道器的。可惜,最终这道器没取回,反倒是被贫僧给容纳了。”

“觉者亲自提拔了贫僧,将改头换面的文殊道果赐给了贫僧,然后在佛国诸菩萨的帮助下,贫僧顺利晋升,并且立下了永远秉持佛道,光大佛法的宏愿。就这样,贫僧永远留在了佛国。”

佛国内部实际上斗争相当之激烈,但永远维持在斗而不破的地步。因为佛国的菩萨都会以【菩萨乘】立下宏愿,秉持佛道,弘扬佛道,他们因此宏愿而壮大实力,也因此而不得背离。

文殊就是因此被绑在了佛国这条船上,并且他容纳的,还是已经被改易了根本的文殊师利道果。

觉者亲自出手,将文殊广法天尊化为文殊师利菩萨,将这道果留在了佛国,也将容纳此道果的文殊留在了佛国。

“背离的根源早就已经埋下,并且,打神鞭关系重大,广乘又岂会愿意将它轻易交出?”

文殊解释着,也劝诫着申侯将心中的怨结放下,“贫僧知你心中有怨,但是如今姜氏既然以贫僧为首,就注定了和玉虚观难以再联盟。而且,玉虚观无法助姜氏东山再起,但佛国可以。并且······”

佛国,未必不能是姜氏的,或者说自己的。

觉者确实是厉害,当年轻而易举地就埋下了姜氏和玉虚观背离的根源,但他因为业如来而闭关数十年,对佛国的掌控已是大不如前了。

‘若你当真和业如来有关联,那么佛国首座之位,贫僧也不是不可一坐。’

文殊微微垂眸,掩住了眼神的波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