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出名了(1 / 3)

作品:《1983小海岛,从养殖大户开始

客船出岛时,装满海鲜。

回岛时,同样装满了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品,五花八门什么都有,不过这些东西大多都是岛上供销社的。

李多鱼记得,改革是开放了,但村里好像还没有人开杂货店,大家买菜、买日常生活用品,打酱油也都是到供销社去的。

而担担岛的供销社占地很大,足足有200多平,五个售货员。

在这个年代,供销社几乎什么都卖,电灯、电风扇、连渔网、修船的配件都有。

李多鱼小时候最爱逛的就是供销社,感觉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什么都很好奇,什么都想买。

在走货兴起这几年,供销社的生意明显差了很多,布也很少有人买了,那些摆在玻璃柜上的大件,都有些积灰了。

负责供销社采购的舍长王进军,看船上这些村里人一个个都跑去买走私货,脸上也满是无奈,一个人坐在甲板上抽着闷烟。

曾经只用票的年代,大家见到他都会很热情的打招呼,一口一個社长好,不像现在坐在同一条船上,都没有人理。

而他最怕听到的话是,村民说他东西卖的贵,质量还没有走私货好。

他是岛上最讨厌走货的。

王进军看着坐在客船角落抱着走私布的李多鱼,越看越生气。

他跟阿贵两人算是岛上走货活跃份子,整天尽鼓吹走私货有多好。

最近,王进军通过上级听到了些风声,上面好像来人了,还成立了一个打私办。

要是知道打私办在哪里,他恨不得现在就把这两人给举报了,抓起来好好关一关。

回到担担岛后。

好几天没睡好的李多鱼倒头就睡。

可他没有想到,跟客船......

第17章出名了

一起回岛的,还有今日份的榕城日报。

当供销社社长王进军在看到报纸的那一刻,还以为自己眼花了,又戴着老花镜看了一遍。

“不可能,这怎么可能。”

他当供销社社长这么多年,大大小小会议开过不少,都没跟这位领导同框过,他李多鱼竟跟他合影了。

而岛上那些平常有看报纸习惯的村民,在拿到报纸后,也全都傻眼了。

老李家那个吊儿郎当,搞走货的老四,居然上报了,还跟领导合影,讲到了我们担担岛。

在这个年代,电视数量非常少,报纸是最大的传媒途径,能上报是件非常牛逼的事情。

不到半小时。

李多鱼上报的事,就在岛上传开了。

担担岛的小学校长拿着报纸亲自去找周晓英,一脸激动:“晓英,这人是你老公李多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