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走私复燃,偷渡开始了(两章合一章)(1 / 2)

作品:《1983小海岛,从养殖大户开始

李多鱼手里的这张邮票,红底黑图,左边竖排写着:

【中国人民邮票,庚申年】

右下角写着:

【1980,8分】

是一张1980年发行的猴票!

可惜盖过邮戳的,好像就不值钱,要整版的才值钱。

记得这玩意,炒到最高峰时,号称一套猴票可以换一套房。

李多鱼虽然对自己赚钱很有信心,但未来的事,谁说的准呢,得空去收个十几套。

等猴票被他们炒起来后,自己再来个高位套现,赚它个几套房也是不错的。

毕竟,有谁会嫌钱多。

好像儿子结婚那会,就是猴票价格最高的时候,完全可以送一两套给他。

看儿媳妇以后,还敢那么凶不,不过他都重生了,命运轨迹难免也会改变。

小图图以后会不会跟那个女人结婚都不一定,如果真还是那个女人的话,李多鱼也不打算出手阻止。

算了,不管了。

找个时间收几套猴票去,毕竟这玩意比美乐珠值钱多了。

下了客船后。

李多鱼坐上了班车,直接到镇委大院那里下车。

临近过年的缘故,院子挂起了大红灯笼,围墙两侧的标语好像也换了。

左边是【坚决打击走私、偷渡!】

右边是【只生一个好】

李多鱼来到大门时,发现值班室还坐着一位大爷,手里拎着一个火炉。

见到大爷后。

李多鱼笑着说道:“陈叔,都快过年了,还要值班啊。”

看到眼前这个年轻人后,值班室里的老人微笑道:“劳累命,没办法,除夕都得值班呢。”

李多鱼掏出了一包随身携带的华子递了过去:“陈叔,新年快乐。”

“这可使不得,要是让陈书记和高镇长知道了,非得骂我一顿。”

“新年这种特殊时期,哪能跟平常比,再说这是咱们国产烟又不是进口的,不算犯错误。”

“走了啊,我去开会了啊。”

大爷拗不过,将那包华子收了下来,看着李多鱼离开的背影,不由叹息了声:“还是年轻人比较有礼貌啊。”

刚刚一个村的村主任,牛逼哄哄的,还跟他吵了一架,骂他是只看门的狗,比他给气的不轻。

李多鱼来到镇委大院后,

发现院里的那棵榕树下,聚集着不少穿着淡蓝色的中山装干部服的人。

一个个都在那里抽着烟,聊着天,不用想都能猜到,这些人跟自己一样,应该都是村里的干部,来这里开会的。

这群人大多都是四五十岁的,个别的都已经六七十岁,很多人原先就是各个村的大队长。

所以他们这帮人早就已经认识,也经常在一起开会。

而这群人里面,年纪最大的,感觉都可以当李多鱼的阿公了。

一位老同志还以为李多鱼是镇委的工作人员,朝他问道:

“小同志,这都已经九点半了,领导怎么还不来啊,啥时候开会啊,我们都已经等很久了。”

李多鱼尬笑了下:“这个,我也不知道啊。”

“怎么跟门口那个看门一样,一问三不知,大过年通知我们来开会,结果连个人影都没有,还让不让人好好过年啊。”

“就是,村里还有一大堆事情要忙。”

而就在这个时候,有人打量起李多鱼来,并说道:

“大家有没有觉得,刚才那个小同志看起来有点眼熟。”

“老赵,你这么一说,我也感觉有点眼熟。”

而这群人里面,恰好有个认识李多鱼的,陈家村的村支书,陈海昌。

“他不是这里的工作人员,是担担岛下沙村的村主任,李多鱼。”

听到这个名字后,大家纷纷看向了他。

“难怪看起来有点眼熟,原来在报纸上看过啊。”

“刚刚我在招待室的荣誉墙上也看到他了。”

“这小伙子厉害啊,咱们镇好像就是他最早搞海带养殖的,改天要上门拜访下,好好请教下海带养殖技术。”

但也有人酸道:

“厉害个啥,我听人说了,他这个海带能搞起来,全是因为有个亲戚在县里面的水产研究所工作,这才近水楼台先得月,换谁上都可以的。”

“不过,下沙村心还真是大,居然选个这样的年轻人出来,王大炮今年没来吗?”

“老乔,你不会不知道吧,王大炮中风了,前一段时间都在住院。”

“这样啊,那下沙村岂不是都是这个年轻人说了算,这村子岂不是完蛋了。”

陈海昌叹息了声,活到这把年纪,什么人没见过,自然很清楚这些人什么心态,就是嫉妒眼前这个年轻人。

其实,一开始他也是这样想的,直到去下沙村溜达了一圈,回来后,都感觉有些对不起自己村里的人。

“我还听说了,陈书记和高镇长对他非常照顾,还拨了不少钱,给下沙村搞公厕,建垃圾站。”

“一说到这个,我就来气,我还以为每个村都有,就过来找陈书记申请,结果陈书记说什么项目不是镇上申报的,死活就是不给我批。”

“你说这事,谁信啊。”

“我也不信,凭啥就下沙村有,咱们这些村都没有。”

“今天趁这次开会,咱们必须要让陈书记,把这件事给说明白,要做到一碗水端平,不能厚此薄彼。”

“没错,必须要说清楚。”

李多鱼本来还想跟他们打个招呼,没想这帮人有意编排自己的样子。

说实话,李多鱼跟他们也尿不到一块去,差了二三十岁,射程起码差了两三米。

李多鱼在镇委的接待室里休息会,没想这里的接待室跟县水产研究所一样,都很喜欢搞那种荣誉墙。

李多鱼简单看了眼,发现荣誉墙的前半段,都是些跟渔业队有关的信息。

比如:

下岐村渔业生产大队,在68年捕获3530吨海鱼,荣获优秀生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