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土桥村,首战!(2 / 2)

作品:《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到时候,四弟返回,你就能在北平见到他了。”

徐妙云眸中意动一闪而逝,紧接着摇了摇头,含笑道:“我想在家里等。”

除了想和孩子,在自己家等着四郎回来。

她还要给孩子们上课。

做一件事情,要么不做,既然做了,就一定要担起责任。

……

午后上课前。

朱樉和观音奴动身离开。

徐妙云返回屋内,准备书籍,一个小本本从一本书中掉落。

看着小本本,莞尔一笑。

想到了什么,坐下,翻开本子,伸手取笔……

后面回来的徐妙音看到后,好奇凑近,“阿姐,你涂抹什么呢?”

“划掉一笔小账。”对妹妹,徐妙云没有隐瞒,莞尔笑道:“这是我和你姐夫的‘记仇本’,你姐夫走后,我给陛下记了一笔小账。”

徐妙音惊的微微张嘴,“给陛下记小账?记了什么?”

“陛下折腾你姐夫,在这个时候,让你姐夫离开这么久,因此陛下失去了给孩子当祖父的资格。”

“当然,今天得知,陛下也不知我怀孕,所以,这笔账应该划掉。”

(朱元璋:徐大丫,咱谢谢你啊!)

咯咯……

徐妙音捂着小腹,蹲在地上笑。

笑了好一会儿,抬头,好奇道:“阿姐,能给我看看你们这个‘记仇本’吗?”

徐妙云脸瞬间红扑扑。

第一时间把小本本塞到袖子里。

现在‘记仇本’已经暴露,必须贴身带着了。

她本人,可是本子上,最大的欠债人。

类似‘别对我太好,对我太好,我想收拾你’之类的欠债内容,更是不能让妙音看到了。

收起‘记仇本’,徐妙云含笑捧着书,边往外走,边说:“总之,辉祖很荣幸,本上有名,你要珍惜,没上去的特殊优待,我和你姐夫,对你还是很不错的。”

徐妙音跟在后面出门,笑着打趣:“你和姐夫,还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徐妙云莞尔笑了。

幸福的婚姻就是这样,慢慢变成彼此。

……

时间一天天过去。

从金陵出发后的第二十天。

其他役夫队,出现牲口过劳受伤,速度减缓时。

一直不紧不慢,吊在最后面的土桥村,依旧保持着之前的速度。

只要牛马累了,就停下休息。

可却慢慢开始反超其他役夫队。

等进入山东后,土桥村已经走在了最前面。

临近天黑。

前方远远出现一个村落轮廓。

乡亲们看着小村,顿时打起精神,高兴议论起来。

“终于经过村子了。”

“沿途县城的东西太贵了,四郎,咱们这次在村子里多买点米面吧。”

……

朱棣笑着点头。

他理解乡亲们的想法。

出门在外,自己吃点苦没什么,能省点是点。

省下的钱,返程途中,可以给孩子们带点东西。

哪怕是一小块饴糖,孩子们都能高兴一整天。

当父亲的看着孩子高兴,也高兴。

“咦!快看,村里涌出好多人,是欢迎咱们吗?”一个年轻人,突然指着前面大喊。

八叔瞪了眼,“萍水相逢,换你,你会这么大张旗鼓的迎接别人?”

“好像是送亲的队伍,还有红花轿,可谁家结亲,晚上送闺女出门啊!”六叔眯着眼打量,狐疑道,“难道这是此地独有风俗?”

朱棣也好奇观察着。

花轿在村口停下。

随着靠近,还音听到了哭泣的声。

闺女出嫁,父母不舍,哭也很正常。

可这种哭,明显太凄厉了一些。

“八叔,停一下!”朱棣立刻冲前面大喊一嗓子。

他不得不慎重。

万一这是个土匪村呢?

操刀为匪,拿起锄头为农,这种事情虽然少,但也存在。

带着乡亲们出来,小心谨慎点好。

一直跟随在车队旁边,没说话的丘福,冲谭渊使了个眼色。

谭渊会意,骑马朝村口奔冲而去……

片刻后,黑着脸折返。

刚回来,就嚷嚷:“没王法了,村民说,附近山上有一群,元末率领百姓反抗残元暴政的义军……”

朱棣竖耳听着。

总算了解了事情始末。

老头子横扫天下。

这股小股义军,不愿归顺新朝,就跑到山里做了匪寇。

本地官府,这些年一直招降。

也有很多匪寇出来重新做农民。

可还有百十来号,从以前的正义义军,彻底沦为真正的响马。

抢劫往来商队、欺压附近村庄。

这个村儿一个未出嫁的闺阁女子,被这伙响马选中了。

很快,丘福诏来朱能。

朱能听闻丘福想剿匪的想法,脸色瞬间变了,“千户,这里是山东,我们只是途径此地,没有资格在此地用兵!”

“虽然是办好事,可如果被人一道折子,告到朝堂上,千户你可能就要掉脑袋!”

“我反对这么做!”

山东有备倭兵。

却连一伙百十来人马匪,都剿不尽?

鬼都不信,这里没有猫腻!

历朝历代,地方上从不缺绿林匪盗,无论如何都剿之不绝!

为什么?

难道堂堂一个王朝,还对付不了一群小蟊贼?

其实是这些蟊贼,但凡能生存,都有地方豪强在保护。

这些蟊贼帮地方豪强,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多管闲事,势必得罪地方豪强。

“如果,这伙响马,主动攻击我们,我们有没有权力反击?”丘福说着,眼神余光瞥视朱棣。

朱能瞬间明白,马上转变口风,“当然有了!我们非但可以反击,还可以质问地方官府……”

丘福笑了,大喊一声:“朱四郎!”

……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