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龙吟!凤鸣!(2 / 4)

作品:《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陈寿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宛若,时间瞬间闪现回到当初围攻闽县时。

“所有的炎黄子孙,都是兄弟关系,而炎黄子孙,发源于中原,中原永远是我们的根,中原也永远是炎黄子孙这颗繁茂大树的主干,天下,可称帝者,唯有中原!”

“陈朝太子,你说呢?”

陈寿脸色变了又变,额头泌出冷汗。

陈朝太子!

轻飘飘一句话,把他们陈朝曾经称帝这件事,摆在了台面上。

一个不尊祖脉,僭越称帝的政权。

试想一下,谁会真相信他们,同样信奉同为炎黄子孙的理念!

陈寿慌了神,下意识微微扭头,十分担忧的看向朱元璋。

若是这位皇帝陛下,对陈朝产生厌恶,在其活着时,明令朱四郎征讨陈朝。

他们陈朝可就完了!

朱元璋活着。

即便太子,恐怕也不敢反对朱元璋的命令吧?

此刻,朱元璋则若有所思。

老四提及,所有炎黄子孙,都是兄弟关系。

其实,这是一种全新的藩属关系。

改变了,以往上下级的宗藩关系。

提出一种,兄长与弟弟,具有长幼关系,更为平等的宗藩关系。

现在已经,明确与大明,形成宗藩关系的高丽、南朝、以及高原部落会不会动心?

如果他们对这种,兄弟长幼,更为平等的宗藩关系动心。

他们就要承认自己是炎黄子孙。

大明是不是就能要求他们,全面复古中原文化?

别看历朝历代的番邦,都向往中原文化,都会派出‘遣唐使’来中原学习。

可这些番邦的精英层,也贼精的很!

他们派来,让中原王朝委培培养的‘遣唐使’。

都是他们的贵族,至少也是精英层。

而且,把文化、技术学回去后。

还会做出诸多限制,改良。

首先,中原的文化知识,他们只准许在精英阶层传播使用,绝不容许其统治下的平民,有接触的机会。

比如汉字、汉话。

其次,所有的文化习俗被带回去,都要被改良。

最典型就是高丽。

据出使高丽的使节介绍。

高丽也有贴对联、舞狮这些习俗。

但高丽把对联文化带回去后,不会照搬大明红对联的传统。

美名其曰,白色是高丽人,所喜欢的国色。

什么国色!

所谓的国色,就是高丽统治集团,为了树立和中原的区别,形成自己独有民族特征的政治手段罢了。

番邦学习中原文化。

却又对使用范围进行限制。

对使用形势进行改良。

无论有多少借口,本质上,都是为了与中原形成差异化,以此,保证其族群独有特征。

因习俗的差异化。

必然会对中原产生一定排斥。

抵制,中原华夏文化的全面同化。

可如果,这些番邦对老四提出的兄弟长幼,更为平等的新宗藩关系动心。

那么,就可以要求这些番邦,准许大明统治下的华夏文化,全面,不做限制,不做改良进入各个番邦。

当这些番邦之民,被中原文化彻底同化。

对中原文化产生强烈向往和认同时。

大明对这些番邦,便可予取予求了。

吞并也可。

即便保留藩属地位,这些番邦也无法动员其百姓,损害大明边疆利益。

大明周边番邦,就会成为大明王朝,最为稳固的后花园!

大明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大国。

老四未离开前,奠定了整个辽东之土回归,后来,整个辽东,以鸭绿江为界,已经全都为大明所控制。

就连女真人,不愿归顺的,都往更北边,深山老林,冻土地区龟缩。

北征灭元后。

北元王庭烟消云散不说。

老四临走时,又为朝廷建立了蒙汉示范区。

一举拓土百万平方公里!

这几年,蓝玉、张玉很好的执行了老四临走前,给他们留下的方略。

蒙汉示范区模式,已经越过阴山,向草原深处蔓延。

展现了强大的吸引力。

无疑,此刻的大明,已经绝非传统意义的汉家十八省。

而是一个,真正幅员辽阔的政权。

幅员辽阔只是具备了成为大国的国土资源。

而想真正成为一个,存续时间久,且影响力巨大的大国。

他认为,单单疆域面积还不够。

君不见,汉唐疆域够幅员辽阔了吧?

可汉唐成为主导天下,最具影响力大国的鼎盛时代,仅仅只是昙花一现。

为何如此?

就是没有处理好边界问题,以及和周边番邦问题。

边患,让汉唐不断流血,最终引发内部矛盾。

汉武帝为了灭匈奴,国弊民疲。

唐朝为了安边,设立外重内轻的节度使制度。

从南到北边境上,从高祖李渊到李隆基,大唐彻底走向衰败,李唐的军队,一直在边境上不停战斗。

耗空国库的同时。

也培养出,一群桀骜不逊,并且利益一致的军阀集团。

所以,他认为,要想成为大国,还得处理好宗藩关系,以及和番邦的关系。

可以利用老四提出的新兴藩属关系,用中原文化,将番邦彻底同化,使番邦之民,完全认同自己也是炎黄子孙。

使番邦变成大明的后花园。

如此,大明东西南三个方向就不会消耗朝廷国力。

对待北方草原。

大明可集中力量,武力打击的同时,持之以恒,推行老四蒙汉示范区模式。

最终,将整个北方草原,彻底同化,纳入大明的有效统治。

一直延伸到漠北,冻土地带!

彻底奠定,大明至少三百年大国根基!

……

朱棣并不知,朱元璋受他启发,结合读史对照,短暂瞬间,竟然想了这么多。

并且,还形成了,大国根基论!

他目光依旧平静看着,额头冒汗的陈寿:“陈朝太子,你同意本王所说吗?”

‘老子怎么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