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且下琼楼 / 章节正文阅读

且下琼楼 第七十三章 子羽动兵(2 / 2)

作品:《且下琼楼

    他们知道情况的,并不如何在意,心头也不会将之当个事儿。

    可绝大部分将士,并不知道,他们所见的,只是自己等人,在自家地盘上,一次又一次被人挑衅、袭杀,而全然没有反制之举。

    若非雍王府和雍王,在将士们心中威望素重,换成是新成之军,怕是早就散了人心。

    这次宁郃已经不自觉的成了一个导火索。

    宁郃可以不在乎从他带回来这个裴家人口中,都具体审出了些什么,不代表自己麾下这些将士也可以不在乎。

    他们大部分不会主动去探究,却会在看,他们的王爷和将军,会怎样去做。

    再一副听之任之,只被动等待挨打的样子,将士们心中郁气和失望积少成多,真想用时,人心还能剩多少,可就说不准了。

    眼下,军心即是最好的时机!

    他敢肯定,现在给这些将士一个目标,这帮家伙绝对会嗷嗷叫的冲杀过去,一身战力不说翻了倍的往上增,起码也能凭空多使出两成力来。

    李在沉吟片刻,道:“你说的不无道理,但动兵可以,目标却要谨慎择选,不能现在就把他们给打疼了,都缩了回去。”

    子羽朗笑一声,“眼下不就有现成的么,左右浪费几天功夫而已,反正真正的小太孙,也还得一段时间才能到泠南,又不着急。”

    李在并无不可的点点头,心中寻思了下,再开口道:“这次让宁叔靖领兵,你我在后压阵,正好看看他的真本事。”

    仅就个人武力,他并不算特别看重,反而更在意宁郃究竟有没有领军之能。

    高手雍王府不缺,真正能领兵作战的骁将,倒是谁都不会嫌少。

    然而子羽却是摇摇头,“将他拉来,我本就错了,大王说的对,他已经不可能再为谁所用,没必要再去试探,徒惹人厌。”

    言罢,子羽又将宁郃请他帮忙,将来辞官,以及想去往海西的想法,说与李在。

    李在也是有些愕然,宁郃会有这么一个想法和选择。

    即便西朝人常以前朝正统自居,言行举止也尽数效仿或者说秉持前朝风流,但实际上,在大溱上下,绝大多数人眼中,西朝五国,不过是与戎狄同伍的偏僻小地,穷乡僻壤,不足为道。

    而宁郃,虽现在只是个刚入品级的县尉,但其毕竟曾以年方及冠之龄,便有望入得五品门槛的边军新秀。

    在李在等高位者眼中,以宁郃的履历,所缺无非是一个契机而已,只需有人轻轻推动,他照样可以恢复昔日荣光,乃至更近一步,成为正经的将门新贵。

    所以宁郃的这个选择,无异于丢了西瓜捡芝麻,是舍本逐末之举。

    子羽却是可以理解一些宁郃的心思。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终究比不上自己压根就没人需要请命待授,来的恣意。

    而西朝,之所以分裂成为五国,就是当时西渡的世家和西渡平民,最终还是尿不到一个壶里,似武渊国,就是多数以平民武将为首,而聚集建立起来的。

    他跟宁郃说的,保不准混个国主当当,也不止是打趣,而是确实本就有先例,武渊而今的态势,也大有可为之处。

    “既然如此,那便依你所言,你自行安排便是。我会传令各方,提前做好可能打草惊蛇的准备。”李在虽不理解,却也应了子羽所言。

    虽然眼下这算是个意外收获,不至于太被人警觉,自己等人对他们情况了如指掌,但也不得不防。

    一旦动作,绝不仅仅只是他们身边这些人手的事儿。

    是以李在言罢,便很快离开了,回去对各方部署,再做安排调度。

    子羽也没闲着,把辽常等将校都给找了来,言说种种,随后下令整兵,准备出兵剿杀哥舒武等与裴家为伍贼匪。

    众将校兴奋请战,一个个意气飞扬的,离开营帐,回去传达将令。

    辽常更是直接领三十斥候,寻了宁郃,问明其这几日一路经行路程,连夜启程,先行去寻找贼踪。

    弄得宁郃满脸懵逼,又溜达着去找了子羽,看看他这是玩儿啥呢。

    子羽道:“我想了想,要真如你所说,我们应该先下手为强,把隐患掐死。”

    宁郃满脸问号。

    这点事儿,需要现在才想明白?

    子羽却不搭理他,直接把人撵走,让他回去准备准备,明早拔营追贼。

    对这个结果,宁郃倒也确实乐于见得,索性不再琢磨子羽抽的哪门子风,回去跟几人说了一下,让他们有个准备。

    成郴早就在听到哥舒武这个名字的时候就不淡定了,这下一听雍王府卫要去追击清剿,顿时喜上眉梢。

    “二哥,你这长矛借我用用,这次说什么我都得自己上去杀一通,弄死这帮狗东西!”

    “行。”宁郃应承下来。

    哥舒武等人偷家的仇,可是被成郴他们记得死死的,这次能趁机让成郴痛快痛快,他自不会拦着。

    他这矛当大刀用,也不怕成郴用不明白,真让他用自己的轻刀去跟一堆着了重甲的人对砍,也属实太费劲。

    次日一早,天还未亮,宁郃便被成郴喊醒,雍王府卫也开始拆卸营帐。

    日头渐升时,一众人便是启程上路,转道东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