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子午谷奇谋(2 / 3)

作品:《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孔明解围道:

“且子午谷之谋,未必不可行。”

啊?张飞瞪大了眼睛,看了看光幕又看了看军师:

“可是光幕里军师你不是说……”

“那是丞相诸葛亮。”孔明轻飘飘道:

“我军师诸葛孔明认为,兵出褒斜道时,若避开雨季,士卒着绑腿、石炭粉、熟粮粉,遣一猛将,出子午谷。”

“效仿高祖与淮阴侯分路合击,协同而击,则此锁关中之计,未必不可成。”

魏延目露感激,只觉得学到了。

而在黄忠关羽还在评估这个计划的可行性的时候,张飞已经在拍胸脯了:

“丞相…啊不,军师,俺是猛将,明年便派俺出子午谷吧!”

魏延怒目而视:这是我提出的奇谋。

张飞嘿嘿一笑:“魏主簿可是想单独领军乎?”

魏延词穷,脸色愈红三分。

心下不由得下定主意:若是主公要取益州,他魏延定要请缨!

荆襄这边乐进已经被关将军打怕了,死活就是不出兵,没一点功劳可捞。

要是再继续和关平这么一起守着旌阳无所事事,那说不定等到主公攻下汉中时,他还是一个主簿。

不能再这么安逸下去了!魏延下定了决心。

【在北伐正式开始前,还有一个比较可惜的就是很多人已经知道的,武都大地震。

四川频繁地震的说法比较复杂,简单说就还是板块运动导致的,原因基本上和日本差不多。

板块运动会带来丰富的矿产,比如日本有著名的石见银山,在13世纪时候供应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白银,比如四川的矿产储量是我国第一。

但同样会带来很多意外,比如公元186年的武都地震,当时文献记载武都山崩,杀七百六十人。

看起来很不起眼,但水经注记载了武都名字来源:天池大泽在西,故以都为目矣。

天池大泽自然就是我们熟知的堰塞湖,这种天然水库最大的好处就是抬升上游水位,减缓河道流速,易于通航。

这也是刘邦韩信可以从合力汉中多路出击的原因:当时汉水的水位足够高,后勤压力非常小。

但武都地震改变了这一切,天池大泽消失,山间的河流失去了堰塞湖作为缓冲,一路上毫不停留直奔山下。

堰塞湖的消失使得成都的资源送到汉中只能走缓慢的陆路,水道不再能用。

在地理层面上,汉中和成都的联系被彻底切断,丞相不管是运兵还是运粮草,都要从陆路先缓缓送到汉中,再从汉中考虑走哪条路到关中。

而不能像刘邦韩信时依托便捷的河运频繁出击,玩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手段。】

〖李世民:倭奴国之矿?当属朕!〗

孔明的脸色严肃了起来,抿着上嘴唇不说话。

《隆中对》最初的制定当然是有参考高祖和淮阴侯的,但当时他远在南阳,对于蜀中的情况只能借助书籍,询人之口而得知。

其中因为地龙翻身导致的后果,第一次有人详细解释,并用图解放到了他面前。

虽然在看汉中之战时早有准备,但如今切切实实的看到,并被光幕说明汉中和成都被切割开来,孔明还是感受到了一阵强烈的不甘!

简雍与糜竺对视一眼,简雍摇头叹道:

“这天池大泽,竟关乎国运。”

“那又如何。”孔明的声音依然镇定有力。

刚才那个脸上有点丧气的孔明似乎不过是他们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