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人生1984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50章 林芝是狐狸精(2 / 3)

作品:《人生1984

李云海只带上庄勇,两人一车,前往莲城。

几个最重要的校长室居然都没有挂牌子。

而不久的将来,这里肯定会成为繁华的街区。

可是这个学校只贴了普通办公室的铭牌。

所以这些人虽然嚣张,但一听警察两个字,却立马闻风丧胆。

他们要建的是耗材厂。

李云海说,我们只统计数据,那是不行的。就像人口普查一样,必须挨家挨户的走访。

大厦建成后,将成为全省第一家涉外宾馆,也是全省最豪华的宾馆。

“李科长,请进!”保卫恭敬的放行。

两人合伙创建了一家私营工厂,工商注册名为:“四海耗材厂。”

而四海耗材厂,后续也要追加投资。

只不过,在这个还不够开放的80年代,有一层干部身份披在身上,可以更好的为他保驾护航。

李云海呵呵一笑,递了一支烟给他,然后上车。

她往楼上走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李云海的手。

那也是一所重点大学!

一个是“84派”。

耗材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除了碳粉,还有硒鼓。

演出精彩纷呈,赢得了一阵阵的掌声。

李云海的意见是,要做就做最好的产品,如果质量太差,那是自毁招牌。

李云海和林小凤商量在哪里建厂?

不过,那一次李云海拿了太多的货!

耗材厂注册资本为1500万。

“姑姑,我们在省城建厂,到乡下招工!怎么样?”

上次莲城的订单,李云海已经完成,对方也及时结算了285万的货款。

李云海之前有4600万的存款,后来省建工局和西江大学的订单,他赚到了1000万。

有林振邦做主,西州市里很快就划拨了一万平方米的土地,给李云海和林小凤他们建厂。

不一会儿,林芝和同事说说笑笑的走下来。

办公设备只会越来越流行,成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标配。

其实李云海现在的心,早就归属林芝了。

张瑞明任琴岛日用电器厂厂长,后来他所带领的海尔成了我国家电行业的神话。

事实上,李云海已经死过一次,重生之后,还是和沈秀兰难解难分!

戏台上乐队就位,主持人报幕。

一个是“92派”。

这一年,王实用自己贩卖玉米赚到的第一桶金在鹏城创办了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后于1988年更名万科。

“你好!林芝,这是你男朋友吧?”苏红嫣然笑问。

省个协会长和四海商店经理,这两个身份可以重叠印在一起。

为了方便进入校门,李云海使用的是省商业局信息科长的身份。

其实在此之前,省里有很多私营企业,但都是悄悄的干,当地政署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没有人查,农民企业家们就放开手来大干一场。

这是一段男女对唱:

“胡大姐,你把我比作什么人罗!

我把你比牛郎,不差毫分哪。

李云海知道未来发展的趋势。

李云海和沈秀兰,都生活在西州,又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产生了交集。

李云海以为,现在先把工厂建到离城区稍近一点的地方,等以后城北、城西大开发了,再把工厂迁过去。

既然国家已经放宽了私人企业的限制,那在哪里建厂都没有太大关系。

旁边房间里走出来一个俏丽多姿的女子,正是刚才演狐狸精的演员。

1984年,还没有土地财政一说,也没有地方拿土地出来拍卖。

天华大夏,他投资4000万,已经交付了2000万。

电光火石之间,李云海已经攻出好几招,既有防守,又带攻击,兼前顾后,指东打西。

而且两人前世毕竟是夫妻,虽然后面姻断缘尽,但今生还有过两年的恋爱呢!

李云海真要做到恩断义绝,估计又要被人骂没良心,忘恩负义。

“我其实当不当科长无所谓。”李云海拉着她的手,在沙发上坐下来,说道,“我只想做一个商人,能赚钱就行。”

李云海和林小凤是股东,应邀出席了庆典。

西州人也穿上了外套。

他转身又来到吹糖人的摊位,现吹了一个糖兔子,仍然来到楼梯口等林芝。

果然,他亮出工作证后,原本傲慢的保卫,对他的态度有了180度的大转变。

李云海设计的厂房大小,在未来十年应该都够用。

厂房的建设,不需要太高,只建一层楼,没有多大的施工难题。

如果没有钱,什么省个协会长,什么科长,李云海都不可能得到。

李云海呵呵一笑,说是啊是啊!

沈秀兰嘟起嘴,说道:“林芝也是狐狸精!你也被她迷住了!”

“你吃醋的样子,还挺可爱的,就是有点酸!”

工程交给省建工局主理。

李云海有一间单独的会长办公室。

在我国,企业家有两大派系。

林小凤说有事和李云海商量,两人便来到了省个协办公室。

当天晚上,李云海和林小凤找林振邦商量拿地建厂之事。

“你累不累?”李云海见她额角还有细汗。

沈秀兰站在李云海身边,问道:“你刚才是不是找林芝去了?”

用刘杰的话说,就是反正李云海请客,不吃白不吃。谁让他有钱呢!

李云海其实很喜欢刘杰这种爽朗的性格,不惹事,不造作,分得清场合,拎得清主次。

因为天华大厦那边,他还要拿出2000万来。

李云海一手提着公文包,一手抱着折叠电脑,走了进来,看了看里面坐着的人。

如果不是李云海教会沈秀兰电脑知识,后者也不会被调到电脑室工作,也就不会成为李云海的手下。

那几个泼皮几乎是条件反射似的停下了手,然后作鸟兽散。

街面上看不到夏天那清一色裙子的靓丽风景了。

李云海是第一次来,只能自己寻找办公室。

刘杰和何良也举起了杯子。

这也是西州正式注册的第一家私营企业。

李云海挥了挥手,说没事!

林芝回头一看,笑道:“苏红老师!你好!”

最好是能找到学校管采购工作的校领导,最能解决问题。

万事开头难,成本的控制是老板最需要考虑的事情。

问题是,这世界却总是安排他和沈秀兰碰面。

一场秋雨一场寒。

刚才林芝一听说沈秀兰,也有这反应。

李云海带着林芝回到家里。

慢慢的,笑渐不闻,声渐悄。

林小凤说,她已经问过哥哥,说私人兴办企业,很多地方已经放宽了。

四海耗材厂,他投资了1000万。

梅纪平也在现场,和李云海握手言欢。

院子里摆了一排小摊,有卖吹糖人的,有卖冰镇汽水的,有卖编织小动物的,有卖捏泥人的,有卖糖画的,都是江湖手艺人。

政署批准以后,就会进行划拨。

十月底的西州,已经属于秋冬之交。

同年,我国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也在上海成立。

他大多数时间,还是留在四海商店。

五只酒杯在空中相碰,然后一饮则尽。

林芝的学姐,同样毕业于西州艺院的李谷呓老师,把这段地方戏带上了春晚,使得这段戏闻名全国,世人皆知。

天华大厦从破土动工到装修完工,需要3年时间。

林芝在他怀里,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李云海说是的啊,她等下有表演。

林芝他们表演了好几个节目,有群舞,有独舞,还有合唱。

男人接过名片,看了一眼,又看看李云海的工作证明,微微惊讶,问道:“省商业局的同志!你还是个科长?你好年轻啊!我还以为你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呢!”

李云海手里的糖兔子,啪的掉落在地上,摔碎了。

1984年的1月24日,33岁的王实途经鹏城国贸大厦,看到警车正在为希贤同志第一次南方视察而清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和心情,王实也不免感叹:“希贤同志来了,我觉得干大事的机会到了。”

“嗯!他叫李云海!”林芝大大方方的承认。

且说李云海和林小凤商量已定,便坐上李云海的货车,围着全城转了一圈,寻找合适的建工地址。

厂房工地,他偶尔去视察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