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人生1984 / 章节正文阅读

第315章 谁是你的情人(2 / 2)

作品:《人生1984

林芝嫣然笑道:“我看着他那喜欢秀兰却又不敢表白的模样,我都替他着急。”

李云海道:“你这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你觉得沈秀兰能看得上刘和平吗?”

林芝道:“估计看不上。刘和平只是一个初中生,这是他的硬伤。秀兰条件这么好,随便都能嫁个大学生。”

李云海冲了凉,来到床上,将林芝手里的书取下来,说道:“睡了。”

林芝抿着嘴唇,翻身趴到了他身上,笑道:“有没有想我?”

“想!”李云海双手扶住她柔软的腰肢,说道,“我在香江的时候,天天都想你。”

林芝反过手去:“来,让我检查一下,你在外面有没有偷吃?”

李云海一把将她抱住,将她放倒下来,说道:“你试一试就知道了!”

林芝很快便沦陷在李云海的冲锋陷阵中。

龚洁和程林两个人,直到晚上一点多钟才回来。

此时李云海和林芝还没有睡。

听到外面动静,李云海起身开门,问道:“你们又加班到这么晚?”

龚洁唉叹了一声:“可不是嘛!还有两天,夜景戏就拍完了。再这么加班,我真受不了这般熬夜了。”

李云海道:“你们先休息,等你闲下来了,我再找你谈件事。”

龚洁知道肯定是到上海开分公司的事,便说了一声好。

转眼到了十月底,广交会只剩最后几天。

广交会上的生意每天都差不多,能拿到三、四百万美元的订单,其中喷墨打印机卖得比较多,这款打印机售价不太高,想赚大钱也难。

这天,李云海找到龚洁商量到上海开分公司的事情。

龚洁一直就想转型,而李云海也愿意给她这个机会。

情景剧《搞笑一家人》已经播出100集。

龚洁在里面饰演的角色,也告一段落,可以趁着和男主角争执的原因而分手,顺势退出这个角色的演绎。

李云海问她,是不是真的决定要转型做经理,不再演戏了?

龚洁说自己演了这么多年的戏,也是时候换种活法。

李云海说那你先休息一段时间,等我忙完这一阵,便到上海去开分公司。或者,你也可以先过去,租场地、招兵买马,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这也最能考验你的个人能力。

龚洁说那我就先回上海吧!她的家人都在那边,正好回家休整一段时间。

程林听说龚洁要离开,她也萌生了退出剧组的想法。

李云海说你的人生你做主,你想演就继续,不想演的话,你随时可以退出。

程林挽着龚洁的手,说要不我也跟着龚姐去上海发展吧!龚姐当经理,我当他的助理好了。

李云海说那不行,你是个知名的歌手,不在这一行发展忒可惜了。

程林说什么歌手不歌手?江山代有才人出,我的这个歌手,慢慢的也会过气。连龚姐都有勇气退出,我何尝没有勇气呢?

李云海还是觉得她不唱歌太过可惜,说你正当年轻,好好唱几年,说不定还有大的出息,你最好的出路,就是继续深造。

林芝和龚洁也劝她,说你年纪这么小,还不如在乐坛继续闯荡。

程林被朋友们的真情所感动,说我有一个梦想,到上音学习音乐,如果将来有机会,就到国外去深造。以她的知名度和人脉,要进上音易如反掌。

自此,程林和龚洁,都正式退出搞笑一家人的剧组。

龚洁转型当四海集团上海分公司的经理,程林则到上音学习。

人总是要兜兜转转很多次以后,才会真正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就像龚洁和程林,经历过大风大浪之后,又走向了不同的人生轨道。

如果李云海没有重生的智慧,他也不可能这么轻易确定自己要走的路。

十月底,龚洁和程林一起前往上海。

李云海给了龚洁一笔启动资金,请她在上海筹建分公司。

1986年的秋季广交会,顺利落幕。

四海集团一共接到了亿美元的订单,比上届高出不少。

这个成绩,在省代表团里是最高的。也让其他成员无话可说,因为四海集团的业绩,值得最好的展位。

派奇公司最终接到了5800万美元的订单,略低于上届水平,离李云海制定的目标还差得远。不过这家公司是岭南代表团的成员,业绩并不算进西江省代表团。但也算是四海集团的营收。

李云海为了奖励大家,给每个人发了一千块钱的奖金。

四海集团在本届广交会上,一共拿下了2亿美元,算是不错的成绩。

李云海等人回到西州。

科研院的各项研究还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短时间内难有进展。

光刻机和存储器生产线的建立,给四海集团带来了巨大的荣誉。

国内的媒体争相报导,给予了高度的褒扬和赞美。

各种订单纷至沓来。

就连长城、东海、方正这几家国产电脑公司,也相继联系四海集团,想请他们代工生产芯片和存储器。

这对四海集团来说,既是好事,又非幸事。

因为现在全球的存储器价格暴跌!

国外的企业,每生产一块内存条,就要亏一美元。

四海集团的生产成本,可以控制得更加低廉,但也只能做到不亏本而已。因为有些东西受到专利壁垒的限制,只能依赖进口来解决。

李云海本来是想自产自销,用来组装自己的电脑使用,这样一来,也就不存在亏不亏本一说。

国产品牌的电脑都找他合作,既给了他机会,但又给了他压力。

接不接这些订单?

李云海没得选择。

电子工业部的领导已经找他打过招呼,说关系到国家的半导体大发展和大战略,请李云海一定要着眼于全局来考虑。

最终,李云海还是接下了所有的订单。

还好,这三家电脑公司,现在的销量都不算大。

李云海只要控制住成本,顶多就是不赚钱,倒也不至于亏本。

从长远战略考虑的话,李云海现在控制住了国内微机产业的上游供应链,这对四海集团树立绝对的权威是有好处的。

只要挺过1987年这个寒冬,等到1988年的春暖花开之时,肯定可以迎来新的转机。

这天,李云海在办公室里工作,沈秀兰走了进来。

“云海,你准备好了吗?马上就要考试了。”沈秀兰问。

“考什么?”李云海有点懵。

“成人高考啊!我们不是一起报了名吗?你不会忘了吧?”

“哎呀,你不说,我还真的给忘记了!我买的书都放在家里,我而一直在外面跑来跑去的,一本也没有看过。”

“那怎么办?后天就要考试了!你突击学习一下,来得及吗?”

“我参加考试,不管能不能通过。如果通不过,我再搞个函授吧!”

“你啊,这么重要的事情,你也不上心!”

“谁让你不监督我呢?”

“怪我咯?”

“是啊,就是怪你。你身为我的经理,又是我的情人,你应该好好监督我才对。”

“啐!谁是你的情人了?说话没个把门,小心祸从口出!记住了啊,后天早上八点,我们一起考试,考场在五中。”

“那不是你的初中母校吗?”

“是的。到时我带你去。”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