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信陵君窃符救赵(1 / 3)

作品:《退婚后不装了,我就是你们找的诗仙

信陵君窃符救赵?

学子们听到这个典故,面面相望,见同伴皆是摇头,示意不知,便明白,这确实如宁诗仙所讲,是话本虚构的历史了。

因为是虚构的,许多人便没怎么上心。

可当他们听到宁无恙说起那战国时的紧张局势,还有信陵君的国家赵国所面临的生死存亡之际,信陵君以及他门客们的事迹,在场的众人,都忍不住心生向往之色。

信陵君这等可遇而不可求的明主,他们若能得遇,定能比故事里的门客们更为出彩。

如此生动的故事,就像是真的发生过似的,当众人听完,沉默片刻后,才爆发出如雷鸣般的掌声。

“信陵君真乃明主也!”

“此赵国虽与彼赵国不同,但现今燕赵大地也多慷慨悲歌之士,值得宁诗仙为此写诗一首。”

在场有祖籍乃燕赵人氏的人们,听到这番话,纷纷对着说话之人抱拳一拜,以示往来敬意。

宁无恙见大家对这个“架空”的故事反响不错,且能够代入自身,便知道他没有白费一番口舌,说明这个典故。

讲清楚典故后,人们再理解诗中的深意,便能更进一步台阶。

“三哥,我写的这首新诗是赠予你的,希望你这位金陵武举魁首,能够一展抱负,也希望在场的诸位,拥有侠义心肠,无论出身如何,不必自恃甚高,也别自轻自贱。”

说罢。

宁无恙提笔点墨,笔走龙蛇。

一首《侠客行》跃然于纸上。

写完后,宁无恙吹干墨迹,递到宁无碍的手里。

“三哥是照着唱也可,背着唱也可,我先与沈小姐和季小姐给你与惜柔姑娘暖暖场。”

此话一出。

原本伸长脖子,想看清楚纸上内容的众人,不少又缩回了脖子,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宁无恙与季谨的身上。

虽说那首新诗出自宁诗仙之手,自然能够惊艳大家。

可在他们的心目中,还是《将进酒》更值得期待,特别是金陵诗仙与金陵第一大才女合奏演唱的场面,说不定就是生平仅此一次。

别说在场的大兴人,就连深入调查过宁无恙的北狄人与倭国人,都觉得这一幕不容错过。

只有拿到新诗的宁无碍,还有凑到宁无碍查看新诗是否合拍,是否需要临时改曲调的惜柔,提前知道了演唱这首新诗,会带来怎样的轰动。

特别是宁无碍。

他虽对诗词方面没有太大的造诣,可好歹也是受到父母督促,学习了那么多的文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