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证明关系(2 / 4)

作品:《重生从娶女知青开始

“你们是陆成山、叶眉夫妻俩的什么人?”

这位姓朱的副主任开口询问道。

“我叫陆荷苓,陆成山和叶眉是我爸妈。”

“哦,户口本拿来我看一下。”姓朱的副主任说道。

接过户口本,扫了两眼,见到上面写明了陆荷苓籍贯省城老城区,下乡知青,嫁到青山县城靠山公社,姓朱的副主任的嘴角撇了一下。

也就是说,面前的是俩农民?

“你已经嫁到外地了啊?这可不好证明你的身份。”姓朱的副主任说道。

纪元海早有预料,拿出两人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给姓朱的副主任看。

“朱主任,您看,我们夫妻俩现在已经考回省城了。”

“要不然也不会再来街道办麻烦您……您看,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材料佐证,可以帮我们看看、找一找?”

朱副主任看看两个录取通知书,这才笑起来:“要不怎么说老子英雄儿好汉呢!陆教授和叶老师的女儿、女婿,果然都不是乡下种地的!”

对着一个办事员喊道:“小李啊……你帮小陆找一找她当初下乡时候的记录,还有他们家的其他材料,只要能对得上号,你就领他们再来我办公室找我。”

“好的,朱主任!”姓李的办事员领命,打开一个文件柜子,问了问陆荷苓下乡的时间,还有陆家的大概情况,吭哧吭哧找了半天,总算把资料找齐了,

找好了资料之后,姓李的办事员领着纪元海和陆荷苓两人到了朱副主任办公室。

朱副主任招呼两人坐下说话,然后说道:“看资料登记,陆教授和叶老师已经是去世了,去年的时候上面盘查福利分房,具体相关单位怎么安排的,街道办这边也不知道。”

“我们这边是登记确定他们已经去世,他们原来的房子已经分出去,现在住的是其他人。”

陆荷苓早就隐约猜到了这个结果。

即便如此,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还是难免失落。

去年她还在小山屯当知青,就算是不嫁给纪元海,也没有回城的政策,同样也是拿不到父母十多年前的分房,也不可能保住昔日的“家”。

陆荷苓开口说道:“我爸妈的遗产遗物都在哪里?我们应该怎样接收?”

朱副主任说道:“遗物,你肯定要到他们生前最后的工作地点去寻找;当地生活估计也不会太好,也应该不会有什么财产,顶多有些衣服,说不定已经分给别人穿了。”

“至于遗产这件事……你们应该去区政府、省政府相关部门询问,当初查抄的,但凡是有名有姓、备案在册的都会原路发回,不会扣留你们的东西。”

陆荷苓听后,转头看向纪元海。

她没什么可说的了,主要是纪元海办事情能力比较强,也考虑更周到,她相信纪元海。

纪元海对朱副主任微笑道:“朱主任,我们当然是想要去看看,但是到了区政府、省政府,就差点证明的材料。”

“您看,在街道办这里,就得先证明陆荷苓跟她父母关系,还有是不是从这里下乡走的;到了上级政府,人家那里可不会给我查这些资料。”

“能不能劳烦您,帮忙开具证明,证明陆荷苓和父母关系,还有其他材料……然后我们去上级政府办事也方便,也不用再回头再来麻烦您,到时候还是一样要开证明。”

朱副主任笑了笑:“行,我给你开这个证明。”

“到底你们是大学生,想的也周全。”

拿起笔来,对照着陆成山、叶眉、陆荷苓资料,写了证明信,又签名,盖了印章。

这件事忙完之后,朱副主任又说起一件事:“街道办在专家小区那里,也有几个大叔大婶当协管员。”

“小陆,你要是还想问问家里面桌椅板凳之类的下落,或者打听打听其他的事情,找他们问一问,他们肯定知道更清楚。”

“这些很具体、零碎的事情,我们街道办的办事员们还是不如他们消息灵通。”

纪元海和陆荷苓连忙点头道谢,拿到街道办证明陆荷苓家庭关系、出身籍贯的证明信,他们就已经有资格去领回陆荷苓家当初被查抄的东西了。

离开街道办后,陆荷苓犹豫一下,还是选择了去问问街道办的协管员。

桌椅板凳、锅碗瓢盆这些东西她不可能再追着要了。

她主要是想再去问一问,有没有什么值得纪念的东西,她也好留下来做个念想。

再者,她也想了解一下这些年的变化。

纪元海、陆荷苓走进专家小区没两步,正在树荫下有说有笑,乘凉的几个大爷大妈就收了声音,齐刷刷用目光打量着两人。

“你是……”一个脸有横肉的胖大妈开口说道,“陆成山家的女儿吧?你下乡回来了?”

陆荷苓见到她,下意识地缩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