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七十七章 悔恨(2 / 4)

作品:《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

后者以孙采为代表,不想大半夜里出城掳人,只留在城里舒舒服服地盯着教养嬷嬷这两个行迹可疑的同伙。这种人养尊处优,吃不得苦,但因为离孙家够近,清楚孙家的厉害之处,等闲不敢背叛。

只是大多数人都是前者,他们在孙家本来就不是很受重视,被派到长安周边地区来潜伏后,由于长时间脱离主家掌控,在外相对自由地行事,他们对孙家的忠心也会渐渐减弱。围庄劫人的时候,他们落在外围划水,事败后也方便逃走,就是一种证明。若孙家风光得势,而他们又有利可图,自然不会背叛;可如今孙家颓势渐显,他们又落入了周家人手中,哪里还会再讲什么忠心?自然是先保住自己的性命要紧。

孙采被同伙出卖了,姓名、身份以及来西北的日期、目的,甚至连他在临潼县那边固定住处,都有人供了出来。孙采没办法再隐藏自己的身份,同样也有些贪生怕死。为了自保,他不再紧闭牙关,周家人问他什么,他也吞吞吐吐地透露了些许。

如今他交代得少也不打紧,反正他已经落入镇国公府手中了,之后只需要慢慢审问,等他交代着交代着,说出的孙家秘密越多,他就越不可能回头了。到得那时,他就只剩下了一个选择。

对孙采的审问,就不是海礁可以过问的了。就连谢文载,也只得到了镇国公府一旦审出要紧情报后会通知他一声的承诺。不过海礁并不在乎。他相信周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必定会利用孙采,好好给孙家一点颜色瞧瞧。

不过,孙采是在海家落网的。当时上门的周家亲兵为了问清他与漏网之鱼是如何联系上的,在长安是否还有同伙流落在外,直接借用海家的客厅对孙采等人进行了初审,虽然后者当时招供得不多,但也说出了一些比较重要的情报。

比如他们在城中还有一个据点,逃走的漏网之鱼们与孙采就是在那里会合的,眼下据点里还有伤员在养伤。

比如他们还有一个同伙被安排去东城门附近监视城门守卫去了。他们预计要从东城门离开,说不定要与守门的将士拼杀一场,事先收集情报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