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犬之罪 / 章节正文阅读

犬之罪 第四章(中)(1 / 4)

作品:《犬之罪

    这是一个不允许养大型犬的小区。

    小区总面积在一万平米左右,分为东西两个区,中间被一条商业街隔开。

    东区是楼盘的一期和二期,建设于十年前,西区为三期,建设于五年前。它位于S市经济开发区的中心位置,是由新加坡开发商建造的。

    九十年代初期,S市与新加坡合作开发设立了这个经济开发区,无论从城市规划还是经济政策均借鉴新加坡经验,得到了当时国务院的鼓励与支持。

    很快,农田变成了外资工厂和现代化小区,一座座摩天高楼拔地而起,开阔的八车道公路快速修建,使得开发区从一个本来不受本地人待见的“乡下”,变成了一个聚集高精尖企业和海归人才的新城。高档商场、豪华酒店、高级西餐厅、五星级写字楼不断涌现,房价也在数年内翻了十倍不止。

    玫瑰园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大型的社区里面聚集了各类人群,人口结构丰富而复杂。

    比如,一部分是早期的拆迁户,他们拆了地,分了房,再拿赔偿款在这里交了首付又买了一套,由土生土长的普通农民变成资产过千万的城市居民;

    另一部分则来自古城区的老城人,他们眼红这里新建的居住环境和精英氛围,卖掉了老房子搬来了这里的;

    当然,更多的则是外地人。

    外地人里面又包含了两类,一类是海归与老外,他们是被本地政府和高端企业以丰厚的入职条件吸引而来的,高素质、高学历和高收入,属于社会的中产阶层;

    另一类则是在此做生意发了财的外省或北方人,他们财大气粗,房子好几套,开着保时捷,在各类消费场所挥金如土。

    李微微一家以上哪类人群都不属于。

    她和妈妈是社会最底阶层的服务业人群,靠着不断挥洒汗水赚取微薄的收入,租户型最小的底楼毛坯,过省吃俭用的日子。

    然而,即便非常辛苦,但李妈妈却执意要留下来,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比老家赚得多(这是当然的),而是她希望让自己的下一代也就是李微微有机会实现阶级超越。

    她选择这样的小区,是因为能让女儿接触到“更高端一点”的人群,耳濡目染,自我要求,进而变得更加优秀。

    因此,即便自己的丈夫已经去世,她也不愿意轻易搬家。这也是她一直想把李微微送进重点中学的原因。

    李微微很清楚妈妈的想法,她也确实顺着这条路子在走,目前而言走得还算顺利。她成绩优异,性格外向,社交能力强,而且还具有一定的领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