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内阁之利弊(求追读!)(2 / 5)

作品:《大明朱棣:爹,你咋没死啊?!

“我们先说内阁制的利。”

“第一,加强皇权:废黜丞相制之后,皇权将得到极大提升,真正达到唯我独尊。”

“至明一朝,从始至终都未曾出现真正的相权,因为内阁机制的存在,决定了内阁首辅无法获得完整的相权,哪怕是创造考成法,以六科掌管六部,司礼监掌印太监更是唯他命从,将行政权、议政权与决策权合为一体,获得最为接近相权的张居正,也只能称得上一声半步相权。”

“在这里,我还要专门提一句,不管是内阁还是司礼监,不管是票拟还是批红,其权与丞相的权力来源不同,相权源自于制度,而票拟权与批红权则是都依附于天子,故而只要当朝天子愿意,一句话就能废了,专权如正德刘瑾、天启魏忠贤,皆是如此。”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废黜丞相制等于是给你老朱家的皇位套了一层金丝软甲,绝对不会如汉唐末年一般被自己的臣子宦官背刺。”

“第二点,阁臣选举的相对公平。”

“自内阁制度完善之后,廷推之风由大臣发展至阁臣,入阁阁臣皆由廷推产生,而由中旨入阁者,为士人百官所耻,可在极大程度上杜绝了外戚或佞臣干政。”

廷推:由吏部会同九卿、科道共同推举出威望素著的大臣,上报皇帝,由皇帝最终批准入阁。

中旨:皇帝绕过百官,直接下旨任命。

“第三,内阁极大分担了政务压力,却又杜绝了丞相制的专断独行,避免了出现独裁之臣的潜在风险。”

说完之后,季伯鹰停了下来。

略渴,端杯喝了口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