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听不懂,头好疼,要长脑子了!(2 / 3)

作品:《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

“可种地呢,就算是有各种天灾,但真正颗粒无收的情况,始终都还是少数。”

“歉收或许会经常出现,但绝收,却是基本上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秦天顿了顿:“相比较于放牧的民族,农耕的民族的生活更有保障。”

“而且相同的土地,五亩地种出来的粮食能够养活多少人?但换做是五亩地的草场,能干什么?”

大唐本身就胡化程度很高,百姓也时常养马养牛养羊,李世民自然知道这二者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所以归根结底,南北之间的差异,只不过是下雨多少的差异罢了!”

“南方下雨多,容得下植物生长,所以森林居多,也有充足的条件耕种。”

“可北方下雨少,只能让牧草这种消耗水量比较少的作物生长,连高大的树木都长不出来,更不要说是农耕了!”

李世民顿觉新奇无比,他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这般分析问题。

这是一个全新的,此前人从未曾想过的角度。

“天气是会变化的,又丰年自然就有灾年。”秦天淡淡的说道。

“试想一下,倘若天气持续干旱,降水量一直减少,会发生什么?”

秦天用手再次画了一条线。

“这条线将草原和戈壁荒漠分割开来。”

接着,秦天在最开始的那条曲线的下方画了一个箭头。

“可以农耕的地方越来越靠近南方,可以放牧的草场也会减少,愈发靠近南方……”

“结果便是蛮夷的南下入侵!”李世民一拍手掌!

从这种角度来分析国家大事看似不着调,但仔细想来,却又十分合理!

秦天所说的逻辑一环扣一环,前后紧密相连,根本没有半分破绽!

“可若是反过来,南方连年丰收,风调雨顺……”

秦天画了一个向上的箭头,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这个时候,就是中原王朝往北扩张的时候了。”

“逼迫蛮夷南下入侵的从来都不是什么可汗的意志,而是那每个人都能看得到雨水!”

秦天给出了自己的结论。

“倘若雨水丰沛,就算蛮夷能够壮大又能如何?他们一亩草场能养活多少人?中原的一亩地土地又能养活多少人?”

“降水丰沛的时候,蛮夷永远都不会是中原人的对手,因为中原只会比他们发展的更快,更强大!”

“农耕的收获方式就注定了他们壮大的效率远远不是游牧民族所能比拟的!”

“但反过来,一旦进入干旱的季节,中原王朝的战斗力就会大大的下降。”

“这不对吧?”李世民下意识的反驳道。

“丰收的年代中原王朝更加强大,那按照道理来说,干旱的季节也应该是完全一样的!”

大家都不好过,凭什么干旱的时候游牧民族就更加强大了一些呢?

秦天摇摇头:“这里说的干旱的年岁并非是这几年或者那几年,而是以十年甚至是百年为周期来看的。”

“阴阳循环五行轮转,雨水的丰沛与否其实是周期性的。”

地球的气候变化自然不会是因为什么阴阳循环,只是这种方式更容易让这些人接受,所以秦天才这么说罢了。

“这期间偶然有雨水丰沛的时候来一场大旱,或者是大旱的时候风调雨顺了几年,这些都是十分正常的波动。”

“观看历史,不要局限于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要把目光放长远俩看。”

“假使未来一百年,一直都是降水量不断上涨的时候,那结果会是什么?”

这个结论之前已经说过了,自然是不必再说。

“可若是反过来呢?为何干旱的时候,耕种的民族往往不是游牧民族的对手?”

秦天提醒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同样可以解答为什么游牧民族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这……”

这完全是在场所有人的知识盲区,他们此前甚至从未思考过这方面的问题。

因此在场所有人,包括李世民在内,都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秦天抬眼看了看天空。

“时候不早了,今日就到此为止吧。”

“不行,怎么能到此为止!”李世民下意识的反驳道。

但他一抬头,却是惊讶的发现庙会早就结束了,天色已经昏暗了下来。

“再不回去,就要到宵禁的时候了。”秦天笑道。

李世民愕然。

不过只是闲聊几句的功夫,一天的时间怎么就没了?

“不行,今日……”李世民看了看秦天,说了一半的话咽回到了肚子里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