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穿越明朝假太监 / 章节正文阅读

穿越明朝假太监 第90章:遍地都是廉价劳动力(2 / 2)

作品:《穿越明朝假太监

    四川的地形不错,气候也适合!

    我去!

    张献忠那厮要屠川啊!

    不过,这个大明,跟历史上的大明不一样!

    造反的是王左桂、王嘉胤、神一魁什么的,不是李自成和张献忠!

    所以,四川是最安全的!

    而且,那里是自己的家乡!

    有亲切感!

    嗯!

    种植基地和生产基地,就建在四川!

    对了,那里有大熊猫!

    新的纸烟名字,就叫大熊猫、小熊猫、黑熊猫、白熊猫、蓝骄子、红骄子!

    换个包装,换个名字,价格再翻一倍!

    “咳……咳……”

    王立连声咳嗽,议论的百姓赶紧住了嘴。

    “既然,大家都不愿去江南,咱们就换成天府之国的四川,大家认为如何?”

    话音落下,议论声又起。

    似乎,四川也没人愿意去!

    看来,得出点血才行!

    于是,王立把心一横:“愿意去四川的,每月一两银子,包食宿,再免除山西老家的田赋!

    而且,不是让大家永远地迁至四川!

    做满五年,西厂免费送大家回乡,每人再发安家费二十两!”

    这话一出,百姓们全都炸了锅!

    种植烟叶,可比开矿挖煤轻松多了!

    工钱,是挖煤的好几倍!

    还能免除应缴的田税!

    做满五年,不仅能回乡,还能多发二十两!

    厂公的话,绝不会有假!

    这个馅饼,实在太诱人了!

    一时间,报名者不计其数!

    仅仅五天时间,就有二十多万人报名!

    这架势,可把王立吓得不轻!

    尼玛!

    是不是山西的所有百姓,全都来了?

    除了青壮男女之外,七八岁的小孩、杵着拐杖的老者,全都来了!

    我去!

    虽是廉价劳工,我可养不起这么多人!

    而且,我西厂不是做慈善的!

    咱不养闲人!

    五万,最多五万!

    五万青壮年,就足够了!

    剩下的,还是给我采矿挖煤去!

    ……

    经过半月的甄选与准备,在一千多锦衣卫的护送下,五万青壮百姓,怀着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看着出发的人群,王立突然发现,自己就是个包工头!

    那些开矿的,铸铁的,挖煤的,种烟叶的,全都是给自己打工!

    想不到,如此低廉的工钱,就能有十几万人帮自己挣钱!

    而且,每一个都感恩戴德!

    难道,这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人口红利”?

    确实,从奴隶社会到春秋战国,从秦汉到明末,只有这个时代的人口最多!

    一亿三千万的户籍人口!

    如果全都给自己打工,嘿嘿!

    ……

    “报……厂公:保德那边打起来啦!”

    王立眉头紧皱,实在想不出“保德”在什么地方:“你慌个毛啊!慢慢说,什么保德?谁跟谁打起来了?”

    锦衣卫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劈里啪啦说了许久,王立终于弄清了事情的缘由。

    保德,在山西太原府的东北角,紧邻黄河。

    锦衣卫口中的“打起来”,是指陕西延绥的饥民越过黄河,与保德县的山西百姓发生了斗殴。

    事情的起因,不过是陕西的饥民,偷挖了几个山西百姓的红薯!

    在王立看来,这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事!

    却没想到,普通的百姓斗殴,会升级成锦衣卫与洪承畴所部的群殴!

    双方的伤者,已达三十多人!

    据说,洪承畴正在调集人马,准备杀过黄河!

    而保德这边的山西百姓,已经聚集了三千多人,誓死保卫自己种下的红薯!

    “厂公!咱们已经表明西厂锦衣卫的身份,洪承畴那厮还是要动手!

    他还说,打的就是锦衣卫!”

    “卧槽!老子连皇太极都没怕过,还怕他个小小的参政?

    哼!

    北镇抚司的诏狱,正向他敞开着大门!

    那个谁,马上召集人马!

    再把咱的大炮带上,干他丫的!”

    ……

    从大同府到保德县,二百余里的距离,锦衣卫三日便到。

    其实,锦衣卫报来的信息,特别是他们状告洪承畴的话,肯定有所夸大。

    对此,王立心知肚明。

    他之所以大发雷霆,之所以大动干戈,是想看看洪承畴这个历史上的“二臣”,究竟长什么模样!

    此时的黄河两岸,确实是剑拔弩张了!

    此时的黄河河床上,红薯和土豆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面对西岸的五百多士卒,东岸的百姓和锦衣卫毫不畏惧,还在高声喊话挑衅对方。

    大炮架在河边,对岸的士兵脸色大变,顷刻间就逃得无影无踪。

    不出王立所料:没过多久,西岸送来洪承畴的亲笔信,邀请王立过去“喝喝酒”。

    对此,王立欣然应允。

    同时意识到:这次的两省百姓斗殴,应该是洪承畴故意挑起!

    他有着什么目的,只有去了西岸才知道!

    可以肯定的是,他不敢对西厂动手!

    他没这个胆!

    很可能,他有求于自己!

    于是,王立只带着五个锦衣卫,越过一望无际的红薯地,来到西岸的临时帐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