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穿越明朝假太监 / 章节正文阅读

穿越明朝假太监 第129章:无耻的姜太公与周武王(2 / 2)

作品:《穿越明朝假太监

    但,经过慎重的思索,朱由检还是摇了摇头!

    持续两千余年的礼制,早就根深蒂固!

    就算朱由检,也不敢轻易去打破!

    “厂公,你有这样的想法,确实很大胆!

    朕,佩服不已!

    但是,就跟上次卖“十王府”一样,朝臣不会同意!

    这一次,就算再怎么巧舌如簧,也无法说服众臣,无法说服内阁!”

    “万岁爷,小奴始终认为:祖宗传下来的精华,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

    然而,祖宗传下来的糟粕,就应该将其摒弃,或者作出适当的改良!

    就如,厚葬之风的盛行!

    这,本就是周武王愚弄百姓的工具!

    如今的大明,天灾不断,民不聊生!

    西北流贼四起,大有蔓延之势!

    若让百姓因糟粕而生活困苦,谈何富民强国?

    万岁爷,如此减税减赋,不用朝廷拨发一两银子!

    还请仔细斟酌才是!”

    朱由检端着茶碗,始终眉头紧锁,未置可否。

    过了许久,朱由检终于抬起头,多有好奇之色。

    “厂公,你说“厚葬之风的盛行,是周武王愚弄百姓的工具”,这话可有依据?”

    听到这话,王立彻底懵了圈!

    我去!

    这还用问?

    好歹,你曾经是个王爷,读的圣贤书应该不少吧!

    姜太公与周武王的无耻行径,《淮南子》里写得清清楚楚,你难道不知道?

    莫非,你读书的时候,整日都在想女人?

    不对,他应该没有读过!

    《淮南子》算得上道家典籍,不在圣贤书之列!

    治国之道和科举考试,也不会涉及《淮南子》!

    此时的灵济宫里,也没有《淮南子》!

    于是,王立只能凭着自己的记忆,讲起《淮南子》中姜太公与周武王的大致对话。

    据言,武王代纣,取得天下之后,唯恐臣下作乱,于是向姜太公请教治国之道:

    “太公啊,本王伐纣虽得民心,但本质上是臣子以下犯上!如果本王的臣子加以效仿,试图夺本王之天下,又该如何应对?”

    姜太公稍加思索,自信地笑道:“武王勿忧!我有一法,可让臣子和百姓永不谋反!

    办法,其实很简单:

    对于臣子,可以摘下他们的头盔,给他们戴上鹬冠;解下他们的宝剑,让他们带着笏板上朝!

    对于百姓,可以堵塞他们的眼耳口鼻,不让他们产生任何的欲望;

    比如,引导他们做些无用的事情;以烦琐纷扰的说教,让他们乐于本业,安逸于现实生活,使他们由清醒明白,变得糊涂愚昧;

    具体说来,可制定“三年守孝”的礼制,让他们不能繁衍后代;

    推崇谦卑与礼让,让他们没有争斗之心;

    用酒肉,使他们心情通畅;

    用礼乐,让他们自娱自乐;

    用鬼神,让他们心生敬畏;

    用繁文缛节,掩盖他们好勇斗狠的本质;

    用厚葬服丧,耗尽他们的家财,使其陷入贫穷;

    提倡深挖墓穴、高筑坟地,以耗尽他们的体力;

    这样一来,再强大的部落和家族,也会逐渐走向贫穷与衰弱!

    图谋作乱的人,自然就没有了;

    如此改变民俗,武王的天下必能长保不失!”

    “高!实在是高啊!”

    听了王立的转述,朱由检恍然大悟!

    激动得猛拍桌子,似乎找到了治国的良方!

    可稍一细想,又觉得不对劲!

    姜太公提倡“三年守孝”,提倡“厚葬之风”,确实有他的道理!

    但王立当前的做法,却与姜太公背道而驰了!

    “万岁爷,小奴的部分做法,确实与姜太公背道而驰!

    这是因为,姜太公与周武王时代,还是茹毛饮血的“奴隶社会”!

    那时候,天子之下的百姓,多以部落的形式聚集在一起,部落之间的争伐随处可见;

    那时候,几个部落如果联合起来,很容易威胁到周武王的王权;

    那时候,姜太公还没有悟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更没有“国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然而,经过几千年的变革,大大小小的聚居部落,早就被姜太公分散瓦解;

    随着粮食作物的广泛耕种,百姓再也不需要以部落的形式聚居在一起;

    时至今日,周武王时期制定的礼制,早已深入人心;

    如果不是吃不饱饭,如果不是遭到残酷压迫,百姓绝对不会谋反!

    今日之天下,就应该让百姓吃饱饭,少受一些剥削和压迫!

    所以,更改“三年守孝”的礼制,摒弃“厚葬之风”,让百姓的口袋里有银子,让百姓家中有余粮,正当其时!

    当然,谦卑与礼让,酒肉与礼乐,以及诸多的繁文缛节,暂时还是要保留的!”

    “不错,不错!”

    朱由检连连点头,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厂公学识渊博,满腹经纶!独特的治国良方,满朝文武无人可及!

    听厂公一席话,胜读十年圣贤书啊!

    更改“三年守孝”的礼制,摒弃“厚葬之风”,确实是势在必行!

    朕这就回宫,召集众臣,共议治国之策!

    哈哈哈!”

    朱由检激动得满脸通红,起身欲走,却见张皇后、周皇后和袁贵妃,在一群太监宫女的簇拥下,翩然而至。

    张皇后的手中,捧着一只可爱的玄凤鹦鹉!

    只不过,这鹦鹉耷拉着脑袋,已经奄奄一息了!

    从神色来看,她非常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