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穿越明朝假太监 / 章节正文阅读

穿越明朝假太监 第181章:偏居一方,心谋全局(2 / 2)

作品:《穿越明朝假太监

    但是,规模数千的世家公子和风流才子,正在乘船前往四川!

    这其中,很可能混有朝臣的眼线——他们早就盯着四川了!

    若在此时新招锦衣卫,很可能被人借题发挥!

    死磕起来,自然不怕!

    但,那是迫不得已的时候!

    至少在现在,还没必要死磕!

    “不必了!

    如果我没猜错,最多再有三五月,台湾岛上的红毛蕃必被赶走!

    回师之后,咱们不会缺人!”

    宋哲还欲劝说,王立却挥手制止:“我知道,这段时间售卖彩票,兄弟们都很辛苦!

    暂时以半月一换,轮换着休息!

    同时,每月再加五两银子的辛苦费!

    这不,马上就过年了嘛,让兄弟们再坚持坚持!

    过年的奖金,绝不会少!

    今年过年,咱们拿出两千头肥猪,犒赏所有的锦衣兄弟!”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宋哲就不再劝说。

    但人手,确实很紧缺!

    只能咬咬牙,等到东征的大军返回!

    “报……厂公:位于南阳的锦衣卫指挥所,发来飞鸽传书!

    “十三家”、“七十二营”的流贼二十余万,在荥阳密议多日,三路分兵……”

    报信者没有说下去,像是等待王立的裁决。

    “嗯?”

    王立眉头微皱,接过信函。

    正常来说,与西北流贼相关的消息,都属于“不太要紧”的消息!

    但这次,为何用飞鸽传书?

    南阳的锦衣卫指挥所,是“锦衣卫指挥使”李志高统筹管理,从没出过差错!

    飞鸽传书的成本,他应该知道!

    每个月,要派专人把在成都筑巢的信鸽送往南阳,还要派专人看管喂养!

    流贼可能三路分兵,算不上什么大事儿吧?

    奇怪的是,哪路流贼被分到哪一路,流窜方向如何,信上并没有写!

    为什么没写?

    难道消息没有证实?

    不对,这封信,应该没有写完!

    还有一大片的空白!

    飞鸽传书,绝不会这样!

    为什么没写完?

    从最近一阵子的消息来看,洪承畴的五省主力在河南,同时在陕西留有重兵!

    流贼真要三路分兵,流窜方向无非是山西、湖广、四川、京师、山东或南京!

    不过,京师和山东方向,流贼没有胆量犯境!

    南京方向有重兵把守,流贼若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应该也不敢去!

    山西的北部,皇太极与曹文诏僵持于大同,太原、平阳、泽州、潞安等地是真空地带!

    那么,湖广和四川……

    不怕!

    虽然东征的大军未归,凭借长江之险,挡上三五个月毫无问题!

    可是,如果流贼乘船而来,如果与天音阁的画舫相遇……

    不,也不会!

    天音阁的船,这会儿已经到了荆州水域,不会跟流贼遭遇!

    总觉得,李志高的信中隐藏了什么!

    “报……厂公:南阳指挥所的信鸽,已有二十多只飞回成都!

    奇怪的是,这些信鸽的身上,都没有携带信函!”

    “遭了!”

    王立心头一震,终于意识到不妙!

    位于南阳的锦衣卫指挥所,很可能被流贼“一锅端”了!

    情急之下,来不及撤离!

    连写完信的时间都没有!

    最后关头,只能把信鸽全部放回,作为示警!

    可是,还是不对啊!

    部署在南阳的锦衣卫,全是搜集情报的得力干将!

    流贼突袭指挥所,不可能事先没有消息!

    应该,不是流贼所为!

    难道,是“熟人”在背后下黑手?

    那么,会是谁呢?

    魏忠贤?朱由检?河南的藩王?

    或者,驻扎在当地的洪承畴、左良玉、王承恩或者卢象升?

    哼!

    我管他是谁!

    敢在西厂头上动土,休怪我心狠手辣!

    “南阳指挥所遇袭,必须彻查!

    马上给京师飞鸽传书,让朱可贞去查!”

    “喏!”

    ……

    临近年关的北方,寒风彻骨!

    突入辽河平原的大凌河城,几乎成了冰雕玉砌的世界!

    围着火炉,几名将领商讨半个多月,还是难以抉择!

    大凌河的重要性,不必多说!

    即使白雪皑皑,在大凌河堡外巡逻的八旗兵,仍然络绎不绝!

    但是,西厂送来的情报却说,皇太极的老巢空虚?

    西厂还建议,大举出兵,猛攻沈阳!

    “舅舅!我等奉皇上之命镇守辽东,只要守住大凌河、锦州和宁远,已经是大功一件!

    西厂王二狗,远在四川,凭什么对辽东的军机指手画脚?”

    何可纲刚要说话,吴三桂板着面孔,继续劝道:“舅舅,那死太监阴险狡诈,绝不可轻信!

    今,外甥是戴罪之身,舅舅亦是戴罪之身!

    若按那死太监之建议兵出沈阳,风险实在太大!

    就算夺了沈阳,功劳是他西厂的!

    要是有什么闪失,罪过是咱们关宁军的!”

    “你的话,也不无道理!”

    祖大寿郑重地点点头,目光转向何可纲:“何总兵,你以为呢?”

    “祖总兵,我觉得……可以派小股部队打探虚实,同时做好出兵准备!

    如果沈阳真的空虚,咱们可在十日之内将其攻陷!

    等到皇太极回师,木已成舟!

    这天寒地冻的,他无力夺回沈阳,只能退回铁岭、抚顺和萨尔浒一线!

    厂公不是说了嘛,只要关宁军攻下沈阳,他就有办法送来两万铁骑!

    然后,我以沈阳为据点拖住八旗兵,趁机再分一军南下,攻取空虚的辽阳、鞍山、海州、盖州等地,可轻易收复疆土数百里!

    祖总兵,如果厂公的情报属实,确实是我等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不可错过啊!”

    “我……再慎重地……考虑考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