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论婚(2 / 3)

作品:《朱允熥赵宁儿我祖父是朱元璋免费阅读全文

这时,殿中的方孝孺又要开口。

朱允熥起身,板着脸,到此为止吧!方学士,孤知道你们也是好心。但有些事,大可不必大张旗鼓。若孤是个昏聩的储君,你们说什么也是白费唾沫。若孤是贤德的储君,自然心里清楚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

随后,看看众臣,冷着脸道,诸位都是国家贤才,这些小事,何必耿耿于怀?

殿........

方孝孺还要再说,却被身边的刘三吾拽了一下。心中会意,只能无奈的躬身称是。

刘三吾看朱允熥是真的有些怒了,太孙心胸宽广,但是骨子里执拗。看似随和,其实最讨厌不知进退的人。

大明开国不过三十年,文臣始终被武人压着一头。好不容易,太孙殿下亲近文臣,重视文臣。千万不能太过触怒,否则接下来几十年,文臣的日子也还是不好过。

陛下,太孙说,您已为殿下选好正妃!头发花白的文渊阁大学士詹同说道,臣斗胆,敢问是哪家的姑娘?

话音一落,周围都是好奇的目光。

应天府南城巡阅司兵马指挥赵思礼家的女儿!老爷子开口道,这几日,礼部就会去传旨。同时,也会明发天下,普天同庆!

武官的女儿!

众翰林学士心中遗憾,在他们看来,名门望族的大家闺秀,似乎更是皇太孙的良配。

不过他们心里清楚,老皇爷不大愿意儿孙和重臣,或者大族联姻。当年选太子妃的时候,也是老皇爷乾纲独断,没容任何人多嘴。

太孙大婚,乃是国家重事!华盖殿大学士,中书舍人刘三吾开口道,臣领东宫左春坊事,斗胆请奏,许臣主持太孙殿下大婚事宜!

朱允熥的婚事,不是他一个人的事,那将会是一个非常漫长繁琐的过程。

纳采,问名,纳征,告期,册封,醮戒,亲迎,合卺,朝见两宫,盥馈,庙见,庆贺诸多繁杂的礼仪会持续数天。

咱正有此意!老爷子笑了笑,传旨,华盖殿大学士刘三吾,会同礼部尚书李原名等,处理太孙大婚事宜!说着,顿了顿,让户部,别舍不得花钱,办得越风光越好。还有工部,造办处,十二监,大婚所用之物,不得含糊,务必精美!传旨苏州,杭州,松江织造局,丝绸布匹金银线等物,必须十全十美,现在就动手准备。

皇爷爷!朱允熥在旁开口道,大婚是礼,礼到即可。如今国家用钱的地方还很多,孙儿以为不宜铺张!

皇太孙大婚,普天同庆,银子花起来就和流水一样。朱标大婚的时候,尽管已经是很简朴了,可光白银就耗费四十多万两。那些布匹丝绸,打造的礼器,玉器等还没算在其内。

到了朱允熥这里,若是真大张旗鼓,奢华铺张,没一百万都打不住。

那可是真金白银,一百万足够一个边关六千战兵的大军镇,吃十年都富余!

啥话?老爷子不爱听,开口道,一辈子就一回,哪能不办得像样点!寻常百姓家,都要摆上几天的流水席,宴请宾客。你是咱的大孙,是大明的储君,不风光大办,岂不让天下人笑话!

再省,也不能在这个上头省。再穷,也不能穷了你!